中國紫

文/晶晶  |2024.08.20
985觀看次
字級
圖/123RF

文/晶晶 

兵馬俑外面有一層炫彩的顏色,被稱為是一層「超導」材料。據說,科學家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翻現它的超導屬性,原來這不是傳說,而是真實的,而且研究顯示,整個兵馬俑身上,隱藏著比我們現代人知道更多的祕密,就讓我們來看看是怎麼回事!

古文明藍 分為兩種



據說,2006年史丹佛大學的核物理實驗室,對於兵馬俑身上的藍色究竟是什麼物質,爭論了10年之久,而當時古文明中,會製造藍色顏料只有兩種,一種是埃及藍、一種是瑪雅藍,大約5000年前,埃及人掌握了合成埃及藍的黑科技,成分是碳酸銅鈣(CaCuSi4O10);瑪雅蘭則是一種樹汁與一種不明黏土的混合顏料,是獨力發明出來的,那麼兵馬俑的藍色顏料屬於哪個體系?

一開始,研究單位沒有思考過,中國古代能打破這兩種古文明獨力發明的一種新的藍色,畢竟工業革命才剛掌握新技術而已,如1868年Adolf von Baeyer首次合成靛藍,那麼2200年前的秦朝,照理說,也沒有能力自行發明一種藍色顏料吧?

所以是埃及到中國有一條商貿之路傳播?埃及藍與雕塑之路傳去中國,導致中國的兵馬俑有藍色外觀,但是也有一派認為中國有自己的「中國藍」製造,爭執不休之際,2006年出現了「同步加速器」做測驗,加速器運用了一束比太陽光亮10億倍的光線,轟擊在一塊50微米的藍色顏料上,首先出現了與埃及藍類似的分子結構,看出來是人工合成的化合物,並非雅瑪藍天然混合物。

繼續分析結果,與埃及藍的原子不同出現了,兵馬俑的藍色是硅酸銅鋇(BaCuSi2O6),更與埃及藍不同的是,中國藍裡面含有一氧化鉛(PbO),因此兵馬俑的藍是藍到發紫的藍,而且兵馬俑的藍色被命名為「中國紫」,教科書也因此改寫了,工業社會之前,古文明掌握藍色顏料的,成為3種,分別是埃及藍、瑪雅藍與中國紫。

超導材料 兩大特性



而硅酸銅鋇與一氧化鉛日後更被物理科學家證實,是一種完全沒有電阻的超導材料,超導材料是指當溫度低於某個程度,該材料就會顯現出超導現象。而超導現象主要會呈現兩大特性:一個是「電阻為零」,即電流在超導體內部流動時,不會有損耗而能一直流通,成為永久的電流;另一則是「完全反磁現象」,若外加磁場在超導體上,超導體會排除磁場,使磁力線完全不能通過。原來兵馬俑的出現,為未來科學造設了一個超導開端。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