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美綺
一向自許抵抗力還不錯的我,最近卻跟著流行生病了。疫情已經幾年了,病毒還是殺不完,不停的變種,不停的找機會在人體寄生。雖然確診已經不再讓人心那麼恐懼,可畢竟生病不是讓人歡喜的事,所以能避免還是要盡量避免,不要跟著流行是我對身體的期許。
人生病的時候心理素質似乎也會跟著降低,那些平常不太在意的話語跟語氣,遇到心情低落的時候可能就會覺得刺耳,讓人想發脾氣。所以生病的時候最好是躲起來,一來是避免散播病毒出去,再來是不要考驗此時的心理素質,免得玻璃心碎滿地。
但生病的時候,該做的事情還是一樣要做,身邊的人還是一樣在過活。這天跟朋友約了拿團購的商品,事先表達確診的關係,所以拿了就走,不宜久留。到了相約的地點,朋友說袋子裡放了幾顆水果讓我補充維他命C,要我多保重。推辭了一下,最後不好意思地收下這份愛心,感謝朋友的這份關心。
回家的路上想著,我們身邊總是會遇到一些釋出善意的人,有時候只是一份小小的點心,有時候只是一句貼心的問候,有形的、無形的,很容易就溫暖了我們的心。
隔了幾天身體好多了,決定出門透透氣。看到一家人在喬自拍的角度,因為兩個孩子還小,爸爸、媽媽彎下腰,想要讓一家人都能入鏡。我隨口提出:「需要幫忙嗎?」那位媽媽開心地把手機交給我,拍完照夫妻連連跟我道謝,我看到他們燦爛的笑容,心裡也跟著開心了起來。這真的只是一件再小不過的事,卻讓我覺得人跟人之間的距離拉近了一步。如果釋出善意能夠產生良性的循環,是不是人跟人之間就可以再靠近一點,這個都市就可以再多溫暖一點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