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一名四十歲女性,三年前因上腹斷斷續續疼痛超過六周而就醫,當時超音波顯示膽囊腫大,無膽結石,抽血也無異常,懷疑是急性膽囊炎,給予藥物治療後,症狀改善,膽囊也消腫,之後持續追蹤。
近期因右上腹疼痛難耐至門診,抽血無高膽固醇及高血脂,超音波可見膽囊腫大、膽汁濃稠,畫面可見明顯分層,膽汁出口阻塞無法順利流出。之後給予藥物止痛協助膽汁流出,並配合藥物預防膽結石的發生,疼痛緩解,後續持續追蹤。
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任醫師邱展賢表示,急性膽囊炎最常見的發生原因是膽結石,但有些膽結石在超音波檢查時不一定可以發現,像是:主成分為脂肪的膽結石、尚未聚集成膽結石的膽沙。此外,也有部分人是因膽汁過於濃稠,流動不順,無法順利流到腸道,造成發炎,上述案例即是非結石性膽囊炎。
預防膽囊炎,邱展賢提醒,應避免暴飲暴食,高油脂食物適量攝取,多吃蔬菜、水果、全穀類,多喝水、多運動,維持適當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