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豐富】 蔬食可以健康飽足 |2024.08.05 語音朗讀 65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蔬食者只要食物來源天然多元,攝取的蔬果顏色盡量豐富,一樣可以健康又飽足。圖/123RF黑芝麻的含鐵量豐富,每100克黑芝麻含鐵24.5毫克。圖/123RF一般普遍認為吃素比較容易餓,尤其葷食者剛開始改吃素,更常會感到飢餓。圖/123RF每28克南瓜籽含2.5毫克的鐵,是可以同時補充鎂與鐵的營養食材。圖/123RF未過度加工的豆類,才可以吃到高比例優質蛋白質,同時不會增加身體負擔。圖/123RF吃含鐵質蔬菜搭配芭樂、木瓜等含維生素C的食物,可增加鐵的吸收率。圖/123RF菠菜所含的鐵,雖屬非血基質鐵,但菠菜也富含維生素C,可促進鐵的吸收。圖/123RF 文/本報綜合報導 近年蔬食蔚為風潮,但一般普遍認為吃素比較容易餓,尤其葷食者剛開始改吃素,更常會感到飢餓。營養專家建議,素食者可以選擇纖維質較高的五穀雜糧類,由於消化時間長,可以增加飽足感。此外,正餐多攝取蔬菜,也能避免吃進太多澱粉,提升飽足感的同時還能兼顧營養均衡。事實上,蔬食者不必擔心營養失衡的問題,只要食物來源符合天然多元,少吃加工、精製的食品,且攝取的蔬果顏色盡量豐富,一樣可以健康又飽足。為何蔬食容易餓如果說吃素容易餓,可能的原因是血糖起伏過大,例如主食選擇多以精緻澱粉為主,像是麵包或白飯等,這些精緻的食物升糖指數較高,相對會刺激胰島素分泌,造成血糖快速下降,容易造成吃不飽的感覺。有些素食者會刻意或在不方便取得素食時,以高糖分水果來代替正餐,雖然短時間可使血糖上升,讓人以為已經填飽肚子,但其實身體並沒有攝取足夠的營養。加上蔬食食材消化比較快,不像肉類停在腸胃道時間較長,容易產生飽足感,因此認為吃素容易餓。健康蔬食5要點蔬食是一種生活選擇,均衡飲食才是健康之道,如果吃素真的容易餓的人,必須確保身體能夠攝取足夠均衡的營養。除了避免食用高糖分食品代替正餐,也可以多補充富含植物性蛋白質的食物。建議每餐攝取高纖澱粉,搭配適量優質的油脂,就可以適應吃素容易餓的問題。◦高纖五穀雜糧纖維較高的食物能延長消化時間,不只可以增加飽足感,還可以獲得豐富的微量營養素。高纖食材很重要,素食者攝取澱粉時,可以選擇纖維質較多的五穀根莖類,像是糙米飯、五穀飯、藜麥、南瓜、地瓜等。這類的高纖食物可以延長食物在腸道消化時間,增加飽足感。◦避免過度加工蔬食原則上盡量不要吃加工食物,以吃原型食物為主,過度加工的豆製品,如油豆腐、炸豆包、素魚、素火腿等。素食加工食品通常是以少許的蛋白質,加入大量的澱粉、油脂、調味料製成,由於過度加工導致蛋白質比例減少,油脂與其他加工添加物含量相對較高,不利於身體健康。◦選擇優質豆類素食者最常吃的蛋白質來源,就是豆類食品,舉凡豆腐、豆皮等,各式的豆製品都是常見的食材。但也可以嘗試吃原豆,比如毛豆、黃豆、黑豆等,或是選擇無糖豆漿。沒有過度加工的豆類,才可以吃到高比例優質蛋白質,同時不會增加身體負擔。所以素食還是可以從許多天然食材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增加蔬果比例水果類的營養成分主要是醣類、膳食纖維、維生素C、礦物質及植化素等。素食者可由新鮮水果獲取維生素C,當體內維生素C含量增加,可促進食物中鐵質的吸收。建議每日攝取2份以上當地當季盛產的水果。其實只要增加正餐的蔬果攝取量,多半可以降低兩餐間的飢餓感。◦攝取堅果油脂堅果籽實類食物如花生、核桃、杏仁、腰果等,除了是優質的油脂來源,其升糖指數也較低,可以有效減少血糖在短時間大幅變化,加上在胃裡的消化時間也比蔬菜長,要解決吃素吃不飽的問題,堅果類也是蔬食者不可或缺的好食材。每日攝取一份堅果類食物,同時多樣化選擇,也能均衡營養。優質植物蛋白素食與葷食所攝取的營養,最大的差別在於蛋白質,葷食主要是透過各種肉、蛋、魚等食物攝取蛋白質,但素食者不吃這些食材,蛋白質要從哪裡補充?其實吃素也能攝取到豐富的蛋白質,而且更天然、有益健康。素食的蛋白質攝取來源,一般人會想到豆腐、豆漿等,而豆類中所含的大豆蛋白,其實營養成分不比魚肉蛋的蛋白質差,是純素者很好的蛋白質補充品。植物性蛋白質富含膳食纖維及抗氧化元素,可促進腸胃消化及減緩老化,一樣可以營養均衡又健康。素食如何補充鐵「鐵」是人體必需的微量營養素,人體新陳代謝作用需要鐵,鐵也是紅血球的一部分,具有將氧氣輸送到全身的功能,但人體無法自行製造,必須從食物中獲取。如果鐵質攝取量太少,無法補充每日耗損,容易引發貧血及疲勞等症狀。多數人攝取鐵質多以動物性食材為主,那麼,素食者要如何補充這類身體必須的礦物質?據研究指出,雖然植物含的鐵屬於「非血基質鐵」,人體不易吸收,但酸性環境可以幫助鐵質吸收。所以吃含鐵質蔬菜搭配芭樂、木瓜、奇異果等含維生素C的食物,可增加鐵的吸收率。含鐵植物性食物營養專家指出,紫菜、海苔等都富含鐵質,以及紅豆、扁豆、鷹嘴豆、豌豆、大豆、黑豆等,對素食者來說是很好的鐵質來源,搭配含維生素C的番茄、綠色蔬菜或柑橘類水果,能強化鐵質吸收率。藜麥是南美洲特有的植物,種籽極似小麥,但其實不是穀物,每碗185克煮熟的藜麥含2.8毫克的鐵。須注意的是,鈣與鐵具有拮抗作用,會影響吸收,不建議一起食用。每100克生菠菜含2.7毫克的鐵,雖屬非血基質鐵,但菠菜也富含維生素C,可促進鐵的吸收。而每28克南瓜籽含2.5毫克的鐵,是可以同時補充鎂與鐵的營養食材。此外,黑芝麻的含鐵量豐富,每100克黑芝麻含鐵24.5毫克,而且也含有較多的膳食纖維,雖然芝麻也含脂肪,但脂肪酸比例優良,反而有助於控制血脂。 前一篇文章 【解暑湯品】夏天喝熱湯消暑 下一篇文章 鮮香麻辣 亞洲辛香風味料理 熱門新聞 01佛光山供僧 緬懷師恩廣植福田2025.09.1402香港佛光道場 供僧道糧回向十方2025.09.1503【詩】山水的盛宴2025.09.1604綠色跑者 減碳跑步吃蔬食2025.09.1405【草木堪為友】可可樹 神賜食物化為巧克力2025.09.1406【植日光年】沙漠奇花 龍舌蘭 2025.09.1407【白色墨水】晨光花語2025.09.1408航太國防展 將聚焦無人機2025.09.1509洋溢三好感動 佛光山僧信作品聯展2025.09.1610拳擊女將黃筱雯 奪世錦賽第3金2025.09.1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屋頂盆栽開啟香草夢在都市 也能耕耘孩子心田蔬食變身創意料理蔬食蛻變之旅 從味覺體驗 到家庭餐桌讓孩子愛上蔬菜蔬食與家庭溫情 親子共煮共食 作者其他文章莫迪會見普亭 盼俄烏戰爭盡快落幕面對災厄無常 善念可化解與修復天然營養時蔬料理當義工 可延緩老化創意處方箋 滋養心靈活力倍增北韓秀新型驅逐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