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世雄
每每讀到劉禹錫〈陋室銘〉中「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的描述,總會因著那身處在幽林裡的「耳靜」與「心淨」而心神嚮往之!
今年執教滿三十年,毅然決定重啟人生下半場的新生活。整理滿桌層層堆疊的文書,彷彿正在進行過去三十年歷史的考古挖掘行動。在檢視翻閱過程中,常不時因喚醒沉睡的記憶而又心生不捨。捨不得丟掉曾經勞形的隻字片語,如今卻又因之而勞形,真是自尋苦吃!
端坐在書桌前,決定奉行「減法」哲學,還給自己一方窗明几淨,讓紊亂的思緒重新歸零。
拉開抽屜,裡面塞滿林林總總記錄著過去日子的點點滴滴。一張張溫馨的賀卡都是滿溢的祝福,想想這些無形的正面能量是再多抽屜也裝不滿的吧!只是抽屜容量有限,也只能忍痛割捨,讓這些有形的文字化為激勵人生的動能,伴隨自己繼續往前行!
打開電腦,桌面琳瑯滿目的捷徑,彷彿能快速帶領自己進入虛擬的桃花源。穿越時空,來去自如,要什麼有什麼,想怎樣就怎樣,不知不覺忘了自己,也找不到自己。是該戒了,戒掉會讓自己迷惘的癮,戒掉這條離自己愈來愈遠的不歸路!
放眼窗外,身處都市叢林的自己,不時被一陣陣的車馬喧囂擾耳,心中不由得又羨慕起〈陋室銘〉裡的那分「靜」與「淨」。一棟棟比肩矗立的華麗建築,好像在爭競些什麼?又好像少了些什麼?更好奇孔老夫子如果目睹此景,還會給予「何陋之有」的評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