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滋味】木耳

文/李佳靜 |2024.07.31
315觀看次
字級

文/李佳靜

像黑色的雲朵,一朵挨著一朵,自在舒展地躺在瓷盤上,真是賞心悅目。幾個陰雨連綿的天氣,我總是在家烹飪,最常出現在餐桌的食物是木耳。夏天溼熱,我喜歡涼拌木耳,木耳軟而脆,細膩爽口,每一朵都黑得發亮,像個精湛的藝術品,如此「秀色可餐」,怎不讓人食指大動?

《我的阿勒泰》作者李娟說:「木耳是森林裡最神祕最敏感的耳朵,它總是會比你先聽到什麼聲音,它總是會比你多知道些什麼。」是的,木耳也是餐桌上高貴不貴的山珍,每一片都帶來了樹木的氣息,它總讓我聆聽到屬於大自然的聲音。碩大黑亮的木耳,看來高貴、神祕,因為其豐富的營養價值,也被專家列為菌中之冠,但我卻用幾十塊錢,就將它收割在我的餐桌上。

年少時候就離家在外求學,很少吃木耳,認為它外表黑緇緇的,不討喜。直至北上求職,無意在一次被請客的餐桌上吃到涼拌川耳,心想,怎麼有這麼美味的珍饈呀!於是高貴不貴的木耳就經常與我的筷子耳鬢廝磨,在我的餐盤上當上主角或是配角。我經常涼拌一碗酸辣木耳,也偶爾加紅蘿蔔、腐竹或小黃瓜涼拌,消暑又營養,煮麵或拌麵加點木耳也很適合,吃起來有飽足感又不膩口。

木耳的低調與神祕,就像個安靜且膚色黝黑的才女,剛看來似乎是陰暗、單調、不起眼;但慢慢了解它的深邃,又發現其曖曖內含光的特質,就會一日比一日更喜歡。無論中外醫學,黑色的食物都具很高的營養或藥用價值,而黑木耳被賦予為食品界的阿斯匹靈,是天然的補血劑,人體的清道夫,更是抗衰老的高手。

木耳是生在朽木上的一種腐生菌,也稱木蛾、樹雞等。仔細一看,某些形態真像蛾蝶,而唐代韓愈〈答道士寄樹雞〉裡:「軟溼青黃狀可猜,欲烹還喚木盤回」,其實就是在講大朵的木耳,而因為木耳的味道像雞肉,所以稱之為樹雞。木耳也常被喻為素中之葷,因為其蛋白質的含量,可媲美肉類。

在中醫的理論裡,黑色食物有益氣補腎的效果,而木耳正是黑色食物中能補益腎氣、養血活血的好食物;木耳一直被譽為中餐的黑色瑰寶,也象徵著吉祥如意和團圓美滿。在我眼中,木耳無論是在豐盛的年菜或是家常菜中,都能展現不凡的品味與風采。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