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27】人間佛教的戒定慧 人間佛教的戒學(18)

文/星雲大師 |2024.07.28
441觀看次
字級
不能不信因果,因緣果報是宇宙的真理法則。圖/Pexels

文/星雲大師

6.人生一○八事

(1)常作「難遭難遇」想,要把握當下的機遇,時時是好日,處處是好地。

(2)錢財是五家共有的,健康、名譽、福德、人緣、善事才是自己擁有的。

(3)做人要做得心甘情願,並且要能不忘初心,有容乃大。

(4)在世間上,「擁有」是一種負擔,如果建立「享有」的觀念,享有世間一切,都與我有關,我怎麼會貧窮呢?

(5)不比較,不計較,不怕難,不怕苦,成功、福樂全在其中。

(6)忙,就是營養,要忙得給人信心、給人接受,要忙得人我和諧,皆大歡喜。

(7)聖人也會給人批評,要把批評、毀謗、委屈當成營養,當為改進、當為增上緣。

(8)因緣能成就一切,把好因好緣給人,人家也會把好因好緣給我。

(9)世間有苦有樂,這是當然的,重要的是,吃得苦中苦,才能成為人上人,沒有十載寒窗,哪裡能金榜題名呢?

(10)一顆種子,可以結出萬千果實,涓涓細流,可以成為大海汪洋;一和小,不可輕視,所謂「滴水之恩」,不可不報也。

(11)你重要,他重要,我不重要。因為犧牲、奉獻、吃虧、服務,才是真正的福報。

(12)重新估定價值,正知正見可以裁定人我關係,凡事不要那麼計較,不要那麼執著。

(13)凡事秉持「你大我小,你對我錯,你樂我苦,你有我無」,可以顛覆自己、昇華自己,奧妙無窮。

(14)仁義是中華文化的中心,要做仁者、義工,因為這是救苦救難的菩薩準則。

(15)不知道有不知道的樂趣,世間上的事,不必全部知道;不聽不聞,也可以把它當作一種享受。

(16)從善如流,給人方便,給人成全,要結緣,不要結怨。

(17)知恥近乎勇,做人知道慚愧、反省、認錯,這樣才會更進步。

(18)不要隨人情起舞,人情的喜惡變化無窮;對與不對,用自己的智慧判斷。

(19)光陰如金,人身寶貴,善用零碎時間,時間是我們的財富和生命。

(20)要能皆大歡喜,不要給人難堪,要給人祝福、給人服務、給人利行,才是做人之道。

(21)有佛法就有辦法,什麼是佛法?忍耐、慈悲、無執、智慧、親和、包容、尊重……都是佛法也。

(22)生氣不能解決問題,要爭氣才更重要。所謂爭氣,是向上、奮鬥、發心、為善、助人也。

(23)破銅爛鐵也能成鋼,就是黃金、白玉,黃金仍需洪爐煉,白玉還要妙手磨,對自己的前途,只要努力,就有希望。

(24)做什麼要像什麼,做一個給人接受的人,要禮貌、要負責、要勤勞、要忠誠,才是好人也。

(25)佛教徒就要以佛陀為學習的目標,慈悲、無我、不執著、不比較、不計較、還怕不能成佛嗎?

(26)好事、不好事,都是因緣,不要太過分別,能擔當就會成功。

(27)給人利用才有價值,肯得吃虧、服務、奉獻,人生才會更有價值和成就。

(28)不要貪瞋、不要無明,貪瞋無明的人往往不講理,也不像個人了。

(29)世間上什麼都是我的,什麼也都不是我的。來了,要好好珍惜;去了,也自有它的因緣。懂得惜福、結緣,必有重新再起的機會。

(30)要做好人,就要「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身不犯殺、盜、邪淫,口不說妄語、謊言、惡口、搬弄是非;心不存貪欲、瞋恨、愚痴,能行十種善行,即是好人。

(31)人我之間要像跳探戈,該進則進,該退則退。讓人討些便宜,自己不算吃虧。

(32)結緣總比結怨好,要實踐三好、四給、五和。三好是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四給即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五和是自心和悅、家庭和順、人我和敬、社會和諧、世界和平。

(33)拒絕別人不要太過無情,要婉轉,要有一些代替的鼓勵;能幹的人,總會有許多方法的。

(34)天堂地獄都在一念之間。每個人每天都要上天堂多次,也可能在地獄來往;存好心、做好事的人,必定能上天堂。

(35)虛空之大,能容萬物;有空間,才能擁有。去除心內的雜念,就有空間接受美好的人事物。

(36)求人不如求己。所以要保持正派的、善美的、淨化的心念,做自己的貴人。

(37)未來一定比現在更好,應該要加倍努力;有希望,就有力量。

(38)有理想,才有願力;有願力,才能實踐;有實踐,才能完成理想而擁有未來。

(39)永不退票,信守承諾;你要人家怎樣對你,就要先怎樣待人。

(40)健康、平安、緣分、歡喜,比金錢重要;只要能常常珍惜,不斷培福,就是富有的人。

(41)能捨,必有得,有播種,才會有收成;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小,終能成大也。

(42)我們都在寫歷史,要立功、立德、立言。在你的人生紀錄上,是什麼樣的歷史呢?

(43)面對問題,不要退縮,心存善念,光明在前。

(44)只要心無罣礙,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就能活得自由自在。

(45)不能不信因果,因緣果報是宇宙的真理法則。

(46)做人必定要有志願,願心的昇華,對聞思修三慧有重大的幫助。

(47)千載一時,一時千載,要好好把握機會;許多因緣好事就在當下,不要輕易放過。

(48)愛,就是惜,就是慈悲、服務、包容、智慧、尊重,懂得愛,就不會跟人對立。

(49)排難解紛不是閒事,肯幫忙就是功德。

(50)做人要有情有義,情義是人生的基石,可以為他人解憂除惑,為自己添增生命的價值。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