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翊涵
台南市北門高中二年四班
遠離,是遇見美好的另一種開始。
記得那三天,我與父母到杉林溪遊山玩水。沒有城市匆忙急促的步調,只有雲嵐平靜溫柔的凝視。雖然是假日,卻疏疏落落的只有幾批遊客偎於山的懷抱。踏著幾縷日光,我們跟隨解說員,走入桃花源。
薰風吹過,送來淡淡林蔭潮溼的氣息。山總是繾綣,佇立各處的柳杉或坐或站、或躺或仰,在天光的柔情下猶如剛出浴的美人,張開棕色厚實的臂膀笑著歡迎我們到來;不知名的花香混雜冠羽畫眉「吐米酒、吐米酒」的醉吟,大膽的試探著我的鼻息;不遠處的一彎清泉唱著嘹亮的山歌呼嘯而過,擁著片片落葉,隱進了林深叢綠的彼方。
山水之間,人便顯得渺小。踩著輕盈的步伐,我的心神在柳杉的婀娜之間翩然起舞。幾株巨大的枯木映入眼簾,惋惜的神色爬上我的心上,是那麼年輕粗壯的樹木啊!那樣的花樣年華,卻枯死於山林間無人聞問,那是一段青春的凋謝;我再望向右處的翠綠柳杉,生與死,發願茁壯與失守枯萎,竟是如此接近。
「其實這些枯木是為了維持腐植生物與自然的平衡,才刻意放在這裡。」也許是察覺少女的幽幽情懷,解說員笑著補充說道。一束光倏地打進我的心泉,原來,一份歲月的犧牲是為了成全另一歲月的茁壯興盛;原來,枯木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林;原來,山間花草樹木的茁壯是源自山水無私的奉獻。細看朽木,脆化的樹皮裂出菌菇幼芽,是生命的歡暢;黯淡的落枝守護著腐化的落葉,是對死亡的釋懷。
多情者如我,終是過客,我終究食著人間煙火,邂逅山水,是生命消長的雋永之情,於遠離喧鬧的杉林溪中默默綻放著美好,變與不變無關山水,一切皆風化為永恆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