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旅遊,應該吸收當地文化所長,同時注意參訪禮貌、重視公共道德,不可破壞個人和國家的形象。圖/Pexels
出國旅遊,應該吸收當地文化所長,同時注意參訪禮貌、重視公共道德,不可破壞個人和國家的形象。圖/Pexels
文/星雲大師
2.居家律儀十事(衣食住行、倫理、親子……)
(1)重視倫理,提倡孝道,居家和樂,上慈下孝,兄友弟恭,妯娌和睦,婆媳愛敬,即使至親骨肉,也該相互尊重個人的生存權利。
(2)家中成員要主動從事家務,裡外環境要打掃清潔,物品使用後隨手歸回原處,經常保持室內的空氣流通、窗明几淨、整齊明亮。
(3)個人生活崇尚簡樸,養成清貧思想,衣食住行等日常資用,但求樸素,不奢侈浪費,不追求時髦,不講究或標榜名牌。
(4)尊重每一個家庭成員個體,尤其愛護老弱婦孺,避免家庭暴力或不倫諸事的發生。
(5)營造良好的居家品質,增加生活樂趣,提升精神層次。與社區、鄰居要敦親睦鄰,守望相助;對獨居長者要主動關懷、慰問。
(6)平時與家人談話或觀賞電視、影帶,聆聽音樂、手機等,應輕聲細語,切勿妨礙鄰居的安寧。
(7)休假時,應減少不必要的應酬,多陪伴家人共同參與有益身心的信仰活動,培養全家共同的休閒樂趣,如讀書、下棋、運動。有事外出,要向家人說明去處及告知回家時間,以免家人掛心。
(8)客廳、廚房、浴廁等使用後,隨手整理潔淨,以方便他人使用。
(9)居家須注意火燭與門戶安全,以免釀成意外災害,自他受害。
(10)金錢的用度要有智慧,各種日常開支要有預算,如需借貸,應該酌量,即使好友,亦不宜共金錢往來,更不可經常在家呼朋作樂,以免干擾家人生活等。
3.人事律儀十事(主僱、合夥、同事、朋友、親屬、士農工商之往來……)
(1)樹立個人正直、勤勞、誠信、敦厚、善良、合群等良好形象,令人信賴。
(2)尊重別人隱私,不可窺人私密,不可揭人之短,不可搬弄是非。
(3)不可虐待勞工,不可剝削勞力,應該給予勞力大眾合理的待遇。
(4)工作上應尊重制度,勤奮向上,樂觀進取,培養責任感、榮譽心,儘量與人為善,尤其不以情緒做事,不輕言說「不」,以免阻礙學習、結緣的機會。
(5)發揮職業道德,不浪費公家所有,要保守公務和商業機密,不與不相干之人閒談公務之事,尤其不可怨天尤人,發洩不滿情緒。
(6)平常辦公桌應收拾整潔,物品不可雜亂堆置,尤其要愛護公物,如護己有。
(7)接聽公事電話要輕聲,不可干擾別人的安寧;談話須簡明扼要,以免占線太久,妨礙他人使用。除非不得已,否則不宜濫用公家電話,做為私人之便;使用電腦,亦當如此。
(8)工作時,受了委屈不要生氣,應做之事不可拖延,上級指示不應違逆,主動報告不可隱匿,敬業樂群而不偷懶、不懈怠、不孤僻、不怪異、不享特權、不投機取巧,進而思想要不斷革新,道德要不時昇華。
(9)主管應該愛護部屬,要能傾聽屬下的意見,尤其要健全自己。如:包容的心胸、承擔的勇氣、決斷的智慧、主動的精神、不看輕後學、不專權執著、不疑心猜忌、不爭功諉過,凡事與屬下共榮共享。
(10)共事相處時,要相互尊重,分工合作,彼此謙恭禮讓,不製造事端,以責人之心責己,以恕己之心恕人。
4.生活律儀十事(語言、行為、人際、旅行、會客……)
(1)養成讀書習慣,建設書香人生。
(2)勇於戒除不當嗜好、不良習氣。
(3)生活作息要正常,三餐起居要定時,不亂飲食,不亂看病。
(4)僧眾晨間不得遲於六時起床,信眾不得晚於七時起床。
(5)晚間十時以後,不打電話找人閒聊,也不宜洽談公事。撥打越洋電話,應該注意時差。偶有特殊情況,自當例外。
(6)拜訪友人要事先預約,並且準時到達,停留時間不宜太久。
(7)出眾威儀要端莊,不要蓬頭垢面、衣冠不整,尤其不可奔跑跳躍、嘻笑喧譁、爭先恐後、爭搶坐處,乃至遙相呼笑、比手畫腳、私下耳語,或在眾中以方言對談等。
(8)講話要簡明扼要,措辭要文雅有禮,不說綺語,不可兩舌、惡口,尤其說話不可壞人信心,否則斷人慧命,也是如同殺生。
(9)出門行車,要遵守駕駛禮儀,守法忍讓,不可違反交通規則,不得亂鳴喇叭,不要製造噪音,不排放廢氣汙染,不胡亂飆車。
(10)出國旅遊,應該吸收當地文化所長,同時注意參訪禮貌、重視公共道德,不可破壞個人和國家的形象。
5.自然律儀十事(環保、生態、寵物、放生……)
(1)不可濫墾濫伐、不得侵占國土、不要違章建築。
(2)不可任意棄養寵物,不做不當的放生,應該積極護生,尤其給人因緣,放人生路,就是最好的護生。
(3)不虐待動物,不食保育動物,尤其不可活吃動物,例如活魚數吃等,三餐盡量清淡,藉以長養慈悲之心。
(4)不可濫殺、濫捕動物,例如電魚、毒魚等不當的捕殺,不但破壞生態,汙染水質,而且危害人體健康。
(5)不穿皮革,不以動物皮毛為飾物,例如貂皮、虎皮、鱷魚皮、孔雀羽毛、象牙等。
(6)愛護花草樹木,不可隨意採摘,進而要熱心參與植樹造林等綠化工作。
(7)實施垃圾分類,不亂丟廢棄物,不任意燃燒有毒廢料,不汙染空氣、不弄髒水源、不糟蹋大地,為普世人類留下乾淨美好的地球。
(8)日常資用,如水、電、衣食等,要節約用度,應知「滴水如金」、「一紙需費多少竹木」,所以要珍惜能源,不可恣意浪費;對於公共設施,亦應珍惜,不可任意破壞。
(9)惜福即自我環保,如惜人、惜緣、惜命、惜情、惜財、惜時、惜物、惜能等,養成「惜福」的習慣,才是富有的人生。
(10)對於內心的塵垢,應該努力消除、轉化;對於外在的汙染,要喚起群體意識,共同愛護環境。身心淨化,才是自我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