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23RF
文/林育安
蚯蚓在土壤中,像是一台鑽土機,牠的嘴巴 (口前葉) 會挖土鑽動,使身體不斷地在土壤中鑽來鑽去,除了讓堅硬的土壤變得疏鬆,並且使土壤間有空隙,使外界的氧氣與水分可進入土壤,因此田中的農作物,根可以因此而獲得足夠的氧氣與水分外,土壤的間隙又可促使空氣流通,避免高溫產生,並且讓根生長有害的氣體排出土壤外。
蠕動鑽竄 養土靠蚓
土壤因為空氣流通,可以使土壤中厭氧的有害菌死亡,讓好氧的有益菌生存,使土壤處於好的環境狀態。
俗話說:「要養魚,就要先養水;要種好菜,就要先養土。」若土壤的整個狀況條件不好,農作物品種再怎麼好也是沒有用。另外,蚯蚓又有「清道夫」之稱,因為蚯蚓是雜食性,會將含在土壤中沒有用的植物殘體及有機質碎屑,在自身吸收利用作為維持生長所需的營養分外,會將這些成分由大分子分解為較小的分子,最後從體內排出,就是所謂的「蚓糞」。
蚓糞肥料 豐富有機
蚓糞中除了含有豐富的有機物外,並且含有植物生長所需的肥料3要素:氮、磷和鉀。這些成分可以中和土壤不要變成酸性,因為土壤變酸,會抑制植物根部生長發育及向外擴展的能力,根部若萎縮就無法吸收營養與水分,植物體就無法生長茂密。
蚓糞中的氮肥可以使農夫所種植的農作物生長茂盛、增強抗病力、增強作物挺直能立、開花期正常及增加開花數、果實品質佳。
磷肥促使植物細胞分裂、植物分生組織發育、促進成熟、縮短生長期、促使根部生長、提高耐旱力、提高作物品質。
鉀肥可以促使作物生長、調節作物的光合作用、蛋白質合成、維持細胞膨壓、促進輸導作用和蒸散作用。
由於蚯蚓具有這些的功能性,使農夫種植於農田中的農作物可以生長的很茂密,增加農夫的收益。所以說,蚯蚓可以說是生活在土壤中農夫的好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