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黃朵而
01
吳良生過去從事旅遊業,擁有20年的帶團經驗,後來因為新冠疫情,他決定轉行,創辦以長輩為主的日照中心──玩學樂園;他希望來到此地的長輩,都像是來場小旅行,因此設立攀岩牆、懷舊機台、直播室等,未來他期許自己能把長照帶入旅遊。吳良生說:
「我應該做更多,讓長輩們得到更多的愛,而不是一直在等待。」
02
來自墨西哥的科多瓦(Manuel Cordova)多年進出監獄,為了養育家庭,2007年他決定偷渡到美國,途中因為救了一名走失的小男孩,改變人生軌跡;被遣送回國的他,決定改善惡習、在家鄉好好工作,也修復與親人的關係。時隔多年後,對於救人那晚,科多瓦表示:
「即使重來一千零一次,我一樣不會有一絲猶豫。」
03
為了慶祝高雄醫學大學70周年,校長楊俊毓開始兼任園丁,親自種下100株玫瑰,還請人打造「情人雅座」,讓師生可以盡情欣賞玫瑰;會選擇種花,除了是想為校園增添人文氣息,也希望學生能在自然中領悟人生哲學,楊俊毓分享:
「醫生養成過程中要學習生命教育,花草盛衰過程能體會生命的無常,這是想傳達給學生的生命教育內涵。」
04
因為覺得學校教育太無聊,就讀於日本慶應大學的堀口野明、今井善太郎與古堅陽向,創辦教育新創團隊「Classroom Adventure」;他們融入自己的經驗,2023年製作事實查核遊戲「Ray's Blog」,提高大眾對於假訊息的警覺性。今井善太郎認為:
「嘗試、再嘗試,只要持續努力,一定能獲得支持、被看見。」
05
侯宏德曾在監所做過兩年約聘人員,離職後,他陸續做過工地泥作、消防設備等工作,體會到大環境的艱辛,他決定準備國考、重回監理所;他靠著強大意志力,克服討厭讀書的習性,例如把犯罪學理論串成一個個故事,備考8個月後順利上榜。侯宏德表示:
「在你覺得很累的時候,一定要告訴自己這最後一哩路撐下去,想要的人生就在前方。」
06
居服員謝仕倫剛入行時,被形容「沒有溫度」,但她沒有因此受挫,而是努力證明自己的能力;例如,每接一個新案,她除了循著照顧計畫操作,還會依案主的疾病、身心問題、照顧需求,先做一番功課,平時也會自行補充健康及照顧技巧的知識。謝仕倫相信:
「用心投入工作,自己的價值一定會被看見。」
07
2006年,瑟瓦拉賈(Tharshan Selvarajah)從斯里蘭卡移居法國,並進入麵包坊工作,走上烘焙之路;為做出好吃的法國長棍麵包,對麵粉過敏的他,不惜打脫敏針、每天埋頭烘焙10小時,盡心盡力鑽研技巧,2023年終於奪得傳統法國長棍麵包大獎賽冠軍。瑟瓦拉賈認為:
「只要處於幸福的狀態,創造本身就會成功。」
08
為了讓孩童領略古典音樂的魅力,擅長手搖管風琴的街頭藝人曾熯明成立「Bill街頭演奏會」,他設計一組猴子玩偶樂團,讓孩子願意停下腳步聆聽;演出時,他需要右手一邊搖著樂器,一邊踩著連動猴子娃娃的按鈕,還得調整音栓,來改變管風琴的音色。曾熯明的理念是:
「希望街頭的分享表演,能讓古典樂能更老少咸宜地深入民間,讓更多孩子聽到,懂得欣賞古典樂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