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黃思維
整理/黃思維
大徹大悟很難,但每天有一點小小的開悟是可能的,每天想通一些小小的道理,一生中,就是不斷用心去開悟。各行各業的人在生命當中,都有所悟,也影響著周圍的人,來聽聽他們如是說……
01
英國跳水運動員跳水王子湯姆.戴利(Tom Daley)不僅是第一位獲得5枚奧運獎牌的選手,更以賽場邊編織毛衣的畫面打動無數人心。每當比賽空檔,他總靜靜坐在觀眾席,手中毛線飛舞,為緊張的比賽注入一絲溫柔。他曾為金牌織出專屬小袋,用柔軟的毛線,織出剛毅的心志,也鼓舞世人勇敢做自己。湯姆認為:
「真正的力量,不只是站上高台,更是擁抱生活中每一份溫柔的勇氣。」
02
庫爾特.雷斯(Kurth Reis)是美國一位化學老師,因一次泡泡實驗,驚覺泡泡能點亮孩子眼神,毅然辭職投身街頭,成為「泡泡人」。他自行研發巨型泡泡與夢幻雕塑,走進人行道、孤兒院與醫院,只為帶給人們歡喜。如今,他的泡泡飄向世界,也成就一場場關於勇氣與愛的生命演出。庫爾特相信:
「快樂可以吹出來,即使艱苦也要傳遞希望。」
03
Gym Tan是一位來自新加坡的網紅健身教練,她曾歷經嚴重飲食失調與自我懷疑的低潮,而後透過健身找回自信與健康。她將自身轉變歷程公開於社群,強調運動不是為了迎合標準,而是為了愛自己、尊重身體,激勵許多同樣受困於外貌焦慮的人,成為亞洲健身圈具影響力的身心教練。Gym Tan表示:
「真正的力量,不只來自肌肉,而是來自接納自己、走出陰影的勇氣。」
04
林萬成出身花蓮瑞穗鄉,年少家境困頓,輟學後自學成才。34歲因視網膜病變失明後,他前往「慕光盲人重建中心」學習按摩,隨後取得技術士證照;命運雖關閉視覺,卻開啟了他雙手的力量,致力幫助客人解除疲勞與疼痛,1996年獲第一屆殘障楷模金鷹獎。林萬成分享:
「人生是逆境中不放棄、持續精進的真實寫照。」
05
台灣作家林良一生致力於兒童文學與語文教育,被譽為「孩子們的爺爺」。年輕時家境清苦,也歷經戰亂與動盪,但他始終相信語言的力量能帶來希望。憑著對語文的熱愛,自我進修,他用簡單溫暖的語句,寫出《小太陽》等經典作品,讓無數孩子在成長的路上感到被理解與陪伴。林良說:
「寫作不是為了表達自己,而是為了照亮別人。」
06
江清坤是屏東排灣族歌樂「enelja」守護者,他自幼參與部落祭儀,精通族中歌謠,長年擔任引唱人並帶領族人復振古謠,致力傳承推廣排灣族文化。2025年獲屏東縣政府認定為「排灣族歌樂enelja」保存者;今年7月13日辭世,享耆壽83歲。江清坤曾表示:
「對文化的熱愛與堅持,是族群文化傳承的燈塔。」
07
國際巨星布萊德.彼特(Brad Pitt)走過星途光鮮與私生活風波,但他始終不放棄追求突破,仍持續進化、挑戰自我,憑藉《鬥陣俱樂部》、《七宗罪》等作品建立演技口碑,更創辦製片公司Plan B,製作《為奴十二年》等奧斯卡獲獎電影,轉身成為幕後推手。布萊德證明:
「真正的成功,是在風雨中堅持做自己。」
08
英國喜劇演員保羅.富特(Paul Foot)以獨特風格與超現實幽默,走出主流之外的喜劇道路。1995年於牛津大學畢業後,投入喜劇舞台。雖然初期表演常讓觀眾困惑,他始終堅持自我、不願迎合;經年累月,他逐漸培養出一群忠實粉絲,成為英國另類喜劇代表人物,證明做自己也能走出一條路。保羅說:
「最大的勇氣,是不怕與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