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黃朵而
1.
因長得太像電影《超人》的主角,巴西民權律師穆拉特(Leonardo Muylaert)特地買了戲服,在工作之餘,穿上超人裝走訪全國各地的醫院、學校和慈善機構,並在街道上與路人、流浪漢合照,以超人裝扮傳遞人間溫情。穆拉特表示:
「只要時間允許,我會繼續用超人身分替弱勢民眾加油打氣,將正能量散發到巴西各地。」
2.
吳義芳從小就愛跳舞,大三時卻被診斷出「第五腰椎椎弓解離症」,當時他椎弓斷裂,萬一完全脫離會變植物人;儘管醫師建議他別再跳舞,但他靠著自我調理,仍繼續在舞台發光發熱,不僅是雲門舞集的舞者,更在2002年創辦舞團「風之舞形」。吳義芳認為:
「逆境與否是自己設定的,有困境就是要做選擇的時候。」
3.
2004年,涂維政獲得台新藝術獎評審團特別獎的肯定,但獲獎前,他的兒子、岳父接連離世;所幸,他靠著創作找到情緒出口,也和妻子迎來第2個孩子,並持續以仿古系列作品與社會、國際連結,放送凝聚人群的能量。涂維政分享:
「有時我們會以為挫折就代表結束,但如果你把挫折視為只是過程,你的成功會更美好。」
4.
童年時期,賴凱俐時常被家暴,得穿長袖長褲上學來遮掩傷口,曾經想要一了百了的她,靠著藥物及心理諮商走出陰影,並藉由照顧流浪動物、拉拔失意的人,找到存在的意義,並與媽媽和解,還在2016年成立松鼠文化出版公司,做自己想看的書。賴凱俐說:
「只有活下去,才有機會改變。當你選擇真的做什麼,這改變就會累積力量慢慢擴散,讓人生變得不一樣。」
5.
患有妥瑞氏症、過動症及泛自閉症的音樂家黃大旺,腦袋時常充滿雜音,求學時期,這些聲音常讓他出現脫序行為,被師長責罵;長大後,他把雜音融入創作,以混雜不同音樂曲風、結合口白與肢體的獨特卡拉OK躍上國際樂壇,還獲得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獎項。黃大旺說:
「一切階段都只是人生的過程,就看自己怎麼去調適與認清。」
6.
2013年,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研究員林玉茹事業剛起步,就發現自己罹患乳癌,熱愛學術的她,手術後沒多久又回到軌道,每天都被研究、教學、跨國計畫等填滿;直到2017年乳癌復發,她才暫緩腳步;現在,除了研究,她也懂得好好生活。林玉茹分享:
「用享受的心情面對每一天,不管遇到什麼問題,都可以超越。」
7.
因罕病「巨型先天性黑色素痣」,讓來自香港的陳偉霖逾5成的皮膚長滿黑色斑點,曾被宣判活不過3歲的他,一直致力提倡生死教育,例如:2017年他在香港成立「死嘢」協會,幫助大眾走出黑暗;2021年搬到台灣後,則成立「例牌協一協會」,用藝文方式陪伴青年。陳偉霖表示:
「我相信我是個messenger,要傳遞的訊息是『世上沒有人該被遺棄』。」
8.
9歲時,藝人翁倩玉加入向日葵兒童劇團「看明星」,開啟演藝之路,22歲就拿下金馬最佳女主角獎;事業蒸蒸日上的同時,她也面臨身體的考驗──卵巢腫瘤;克服病魔後,她除了耕耘事業,也投入公益,擔任世界展望會親善大使,為難民、弱勢募款。翁倩玉說:
「失敗是要教我們功課,從中學習後,就別再一直回頭看它、重複走錯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