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觀史】黃阿祿嫂的 媽祖廟

文/余遠炫 |2024.05.20
466觀看次
字級

文/余遠炫

在台灣發展的歷史中,艋舺地區曾經有一位傳奇的女姓。但在男尊女卑的時代裡,即使她有過人的本事,也沒留下姓名,只跟著丈夫的姓名,被人稱為「黃阿祿嫂」。

黃阿祿嫂的丈夫名叫黃祿(或叫黃昭祿),傳聞他是個「閒仔仙」,整日遊手好閒,但他在當保鑣時幫助過一位頭家,這位頭家為表達感謝,送了他一百兩銀子,他就以這一百兩開了間「萬順料館」。所謂的「料館」,就是製作木材的地方。

木材生意中以樟木最為值錢,也具有競爭性。黃祿不但要與本地人周旋,還要與外國人競爭,每天勞心又勞力的情況下就病倒了,最後竟然因此過世,留下他的妻子繼續經營料館。

黃阿祿嫂撐起丈夫的一片天,在四周都是男人的工作環境中,接下挑戰,尤其在樟木的經營上,眼光更是走在時代的尖端,最終事業獲得成功,讓艋舺人讚為「第二好黃阿祿嫂」。這個「好」指的是有錢,而她不但有錢且樂善好施,才能獲得艋舺人的尊敬。

黃阿祿嫂的經營有成,傳言與黃家的「料館媽祖」有關。原來黃阿祿早期與福建地區常有木材往來,他請了一尊湄洲媽祖保佑海上安全,但這尊湄洲媽祖在海上打轉,沒有想要回去福建的意思,經過黃家人擲筊請示以後,就帶回黃家舊宅供俸,稱為「料館媽祖」或是「紅頭媽祖」。

黃家後來在媽祖保佑下生意越來越好,因此鄉親們也希望能參拜「料館媽祖」。原本黃阿祿嫂想把媽祖安置在新宅,但擲筊時媽祖不願意離開原本舊宅,於是黃阿祿嫂就把舊宅捐出,成了現在的啟天宮媽祖廟。黃家的新宅,則被黃阿祿嫂捐出作為黃氏家廟。可是家廟裡有黃祿的牌位,卻沒有黃阿祿嫂的位子,甚至連黃阿祿嫂的姓名都沒有留下。

民間樂稱的「第二好黃阿祿嫂」明明就是那個時代的新女性,卻沒有留下具體事蹟,只能從史料的蛛絲馬跡去拼湊,讓這個舊時代的新女性,可以用新的面目重新出現在世人眼前。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