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少雯
這則〈鬥穀於菟〉的故事,出自《左傳》。
「鬥穀於菟」原來是一個小孩的名字。這個小孩是春秋時期的人,那時候,楚國人把用乳汁餵哺小孩稱為「穀」,把老虎稱為「於菟」。這個孩子小時候被老虎撿去餵養,「穀於菟」即是為「被老虎餵養的孩子」之意。孩子後來被抱回宮中,父家姓「鬥」,所以取名為「鬥穀於菟」。
鬥穀於菟是何許人也?他是楚國人,身世說起來有點複雜。春秋時期,楚國有一個人叫鬥伯比,從小就沒有父親,他的母親是鄖國國君的妹妹,便隨著母親回到了鄖國,並在宮中長大。鬥伯比與青梅竹馬的鄖國公主兩情相悅,生下了一個孩子叫鬥子文。
然而,鄖國國君夫人覺得自己女兒有了私生子,有失顏面,就派手下將這個孩子丟棄在荒郊野澤中。幸好這孩子命大,被一隻老虎發現,老虎沒把他當食物,反而將這孩子撿回虎穴中,餵以虎乳,鬥子文因此成了虎子。
鄖國國君有一次出獵,在林中見到這個小男孩跟老虎生活在一起,感到十分奇異。回宮後提起這事,夫人見瞞不住了,於是將實情稟告,國君立即派人把孩子抱回宮中,並把公主嫁給鬥伯比,讓這一對相愛的人一家團圓。鬥伯比成了鄖國的駙馬爺,該虎子長大成人後也成為楚國賢明的令尹,史稱「令尹子文」。有詩曰:「呱呱何在隱深蘆,夢澤風雲氣象殊;豈識他年賢令尹,無人乳哺遣於菟。」
鶴子說:「誕置之隘巷,牛羊腓字之。誕置之寒冰,鳥覆翼之。自昔聖君賢相,生多磨折,萬靈呵護,不特楚令尹子文也。鬥,子文姓也。」意思是說,周朝的先祖後稷降生時,被人以為不祥,把他扔在隘巷中,結果牛和羊用自己的奶餵養他;把他扔到結凍的寒冰上,鳥飛來用翅膀為他暖身避寒。自古以來,聖君或是賢相儘管出生後常遭不測,但由於天命所在,總能得到千萬生靈的呵護,不止是楚令尹子文一人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