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與圖節錄自〈成語的文學植物筆記〉,小鯨生活文創授權使用
圖/小鯨生活文創
圖/潘富俊
文/潘富俊
肉桂是常綠喬木,可長至15公尺高,全株都有香味,幼枝有稜,被褐色短絨毛,樹皮、枝、葉、果等各部分,都可提取肉桂油或其他芳香油,用於食品、飲料、香菸及醫藥,但常用做香料、化妝品、日用品的香精。
肉桂的葉片厚,成皮革狀,近對生,三出脈,長橢圓形至闊披針形,長8〜15公分,寬3〜6公分;全緣葉,表面為綠色,光滑且有光澤,背面粉綠色,批柔毛。
肉桂呈圓錐花序,花梗批短柔毛;花小,黃綠色。果漿果狀,橢圓形,徑0.9公分,熟時黑紫色;果托淺杯狀。
肉桂原產於中國大陸,台灣、印度、寮國、越南至印度尼西亞等地也有;中國大陸的廣東、廣西、福建、雲南等省區的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廣為栽培,其中尤以廣西栽培為多。
肉桂喜溫暖氣候,喜溼潤,要求雨量充沛,相對溼度70%以上,但忌積水,與水過多會引起根腐葉爛,適合生於亞熱帶地區、無霜的環境,最適宜生長的溫度為26〜30℃。
多為人工栽培,且以種子繁殖為主,有利於剝取桂皮。多於秋季剝取,刮去銓皮、陰乾,視剝取的部位、品質……而不同,而做成不同的加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