藿(今名:大豆或紅豆)
圖/潘富俊
藿(今名:大豆或紅豆)
圖/潘富俊
文/潘富俊
摺芳枝與瓊華兮,樹枳棘與薪柴。
掘荃蕙與射干兮,耘藜藿與蘘荷。
惜今世其何殊兮,遠近思而不同。
────節錄〈九歎.愍命〉
【詩文注解】
❶摺:同折。❷樹:種植。
❸荃蕙:香草名,荃為菖蒲,蕙為羅勒。
❹射干:香草名。❺蘘荷,植物名。
❻殊:此處謂命運舛異。
藿為豆葉,泛指一切豆類的葉子。〈九歎.愍命〉中的「藿」,指的是豆類,而且是人工栽植的豆類,並非專指某一種植物。
「藿」所指的豆類可能是大豆或其他食用的豆類。大豆又稱黃豆,起源於華北、華東地區,栽培歷史超過三千年,是中國最古老的作物之一。種子含蛋白質40%左右、油分20%左右,營養豐富,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人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至今仍是食品、食用油、飼料工業的主要原料。
歷來詠豆的詩詞不少,如陶淵明:「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貫休:「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所言之「豆」可能指大豆或其他豆類,如赤小豆。
赤小豆,通稱為「紅豆」,原產東亞溫帶,引進中國至少已有二千年以上。《神農本草經》、《圖經》等均有記載。《楚辭》時代的楚地、華東地區,應已普遍栽植。營養成分高,自古即以製作甜食為主;作為醫藥使用,可治療水腫、腳氣、皮膚腫毒,也是良好的清熱解毒及利尿劑。(貓頭鷹出版提供)
【植物小檔案】
學名:大豆Glycine max(L.)Merr.
赤小豆Vignaumbellata(Thunb.)Ohwiet Ohashi
科別:蝶形花科
大豆為一年生直立草本,莖密生褐色長硬毛。三出葉,兩面均密生長柔毛。總狀花序腋生,蝶形花冠,白色或淡紫色。莢果矩形,密生黃色長硬毛,種子球形或近卵形。
赤小豆一年生直立草本,植株被疏長毛。葉全緣或三淺裂,兩面被疏毛。總狀花序,花黃色。莢果光滑圓柱狀,種子通常呈暗紅色,長圓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