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一名四個月大男嬰,之前無任何全身性疾病,有按時接種疫苗,卻被家長發現從兩個月前開始出現腹脹,但未觀察到有嘔吐或噁心,也無腹瀉或大便顏色的改變,只是男嬰的胃口,卻愈來愈大。
國泰綜合醫院小兒科主任級醫師林隆煌,為男嬰安排理學檢查,實驗室數據顯示,男嬰有輕度貧血,白細胞稍微增多,肝功能異常等。腹部超音波檢查報告顯示,肝臟內有大小不一多發的高迴聲實質性腫塊,疑為肝母細胞瘤或神經母細胞瘤。後續接受肝臟切片,病理報告確診為「肝內神經母細胞瘤」。
神經母細胞瘤,是除了腦腫瘤之外,兒童最常見的實體腫瘤。林隆煌指出,滿周歲前的嬰兒,通常會患上一種侵襲性較小的神經母細胞瘤 ,並且多為良性腫瘤;十二到十八個月以上兒童,通常會導致更具侵襲性的神經母細胞瘤,通常會轉移到重要器官,並可能擴散到全身。
林隆煌提醒家長,神經母細胞瘤的體徵和症狀,會因表現部位而異,主要症狀包括腹脹、腹痛、嘔吐、體重減輕、厭食、疲勞和骨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