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泰車聯網創始人兼董事長應宜倫 有硬科技 才擁有話語權

文/記者胡炎楨 |2024.02.25
303觀看次
字級
應宜倫說,車輛與人的溝通,包括車內外全場景自由溝通與交流。圖/新華社
應宜倫在研討會上講話。圖/新華社
圖/新華社

文/記者胡炎楨

應宜倫所創辦的博泰車聯網是長三角百強企業,2024年初,他接受採訪,就「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密碼」、「數位經濟為企業帶來的發展機遇」等問題,分享了個人觀點。



記者:作為長三角百強企業,您認為博泰高質量發展的「密碼」何在?

應宜倫:企業想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就必須要有硬科技,才能在國際市場擁有話語權。以我所在的行業和企業為例,唯有繼續加碼研發,不斷加大投入,方能保持技術領先優勢,擁抱車聯網技術全面應用的嶄新時代。

一直以來,博泰都很注重技術的研發投入,成立十四年已累計投入近人民幣二十億元研發資金。二○一九年到二○二一年,博泰的研發支出占營業收入比重分別為百分之二十六、百分之二十九、百分之二十四,管理級研發人員占比百分之八十二點五。截至二○二三年五月,博泰已申請知識產權六千五百餘項,其中發明專利占專利比重百分之八十三。

博泰還持續開展知識產權工作,為了確保每年產出五百項以上知識產權,在機制上建立了與研發緊密結合的知識產權工作體系,在團隊上建立了專業的知識產權人才梯隊,在資源上每年持續投入營收百分之二十以上的研發經費,確保企業的持續創新能力。

智能時代,任何企業都無法一家獨大、一家獨攬,需要的是行業間的開放與共享。我認為,以抱團發展壯大知識產權綜合實力是企業的明智之舉,是促進行業協調發展的重要舉措,是化解和避免行業不必要的知識產權糾紛的有效途徑。

穿梭虛擬與現實間

記者:中國大陸大力發展數位經濟,加快數位化轉型,為企業帶來了哪些發展機遇?

應宜倫:在汽車新四化和汽車產業數位化轉型的大趨勢下,智能化正在成為未來汽車發展的顛覆性力量,推動著智能網聯和自動駕駛的快速落地。

未來,汽車人機交互將不可避免地由車內拓展到車外,車輛與人的溝通將包括車內和車外的全場景的自由溝通與交流。我們暢想一下,未來人們駕駛汽車在城市的街道上,透過擋風玻璃可以看到一個數位孿生城市,城市時間軸上的歷史、文化、商業、情感等富媒體信息疊加在真實的地理位置之上,汽車將遠遠超越攜帶人們從A點到達B點的基本功能屬性,成為博物館的窗口、旅遊與探索的嚮導、生活情感社交的平台,帶領人們穿梭在虛擬與現實之間。

我們深刻認識到,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科技是企業發展的第一策源力。為了盡早實現上述暢想,博泰正聚焦汽車智能化征程中的關鍵發展問題和迫切需求,加強各方資源力量協同,推動構建世界一流的智能汽車產業生態。

共贏合作順應大勢

記者:企業應該如何布局,以更好地適應市場需求和發展趨勢?

應宜倫:在新能源發展浪潮下,智能化水平成為關鍵一環,智能汽車也會面臨卡脖子問題。企業一定要與時俱進,堅持創新精神和創新理念,用創新助推科技,用科技促進升級,用升級引領發展。

為了更好地適應適應市場需求和發展趨勢,博泰已與多家國內外知名芯︵晶片︶片廠商形成長期穩定的合作,保障了智能座艙業務對於芯片的需求,從而實現了生產的穩定。在供應穩定的基礎上,與下游主機廠構建更深層次的資本及戰略合作關係,形成差異化競爭力。

憑藉著對中國大陸乃至世界車聯網的發展認知,博泰早已敏銳地察覺到高度開放與國際共贏合作是順應大勢之舉措,用最前瞻性的思惟、極具競爭力的技術和可驗證的商業模式解決方案,來指引車聯網的未來,並加速中國車企拓展海外市場。

新華社港台部供稿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