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輔助護理師 中醫大附醫智慧醫療領先全球

陳玲芳 |2024.02.21
378觀看次
字級
中醫大附醫運用「AI 輔助護理師」來改善護理人員工作負擔與效率。圖/中醫大附醫提供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AI技術如何協助護理師?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運用Google MedLM技術打造「AI 輔助護理師(AI-assisted Nurse)」,讓護理師在繁瑣的工作中,可以透過AI圖像判讀,提供初步紀錄。

中醫大附醫擁有強大的研發能力,近年來持續以Google MedLM 大型語言多模態模型,積極開發各種應用,包含輔助診斷、治療建議、衛生教育與醫學研究等領域,拓展新一代生成式醫療人工智慧系統。

正值國內護理人員短缺時期,中醫大附醫運用具備視覺分析能力的新一代多模態生成式AI,研發「AI 輔助護理師(AI-assisted Nurse)」來改善護理人員工作負擔與效率,包括病人傷口評估與記錄、病人疼痛強度評估量表等,預期將可為護理工作,帶來更多效益。

中醫大附醫AI中心副主任王韋竣,今在記者會中分享展示模型,他以護理師日常工作為例,護理師需要到病床幫病人打開紗布、評估傷口狀況,期間雙手幾乎沒空,必須等到「坐在電腦前面」,才可以輸入護理紀錄。

王韋竣說,有了AI小幫手,護理師可以利用換藥時,先拍照片給「AI護理師」判讀,由AI護理師先評估敘述,生成初步評估,如「3級壓瘡,可能有壞死組織」,等到護理師忙告一段落,回到電腦前面,「只要做修改即可」,可以減輕作業負擔。

「除了拍照外,AI也可結合語音紀錄,把病人跟護理師的對答,轉化成紀錄,或是針對患者臉部表情,評估其疼痛程度。」中醫大附醫的智慧醫療,近日獲得全球醫療機構智慧醫療的高品質指標HIMSS評比全球冠軍,也是台灣醫界首次被評選為「全球第一名」的智慧醫院。

中醫大附醫院長周德陽表示,醫院發展智慧醫療著重數位健康指標(DHI),有四核心面向,資訊交互運作能力、以人為中心的健康照護、預測分析能力和醫院治理與勞動。副院長李光申則指出三大重點,包括醫療人工智慧(AI)、50多項商業智慧儀表板(BI)的應用與分析,以及大數據。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