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醫師提醒,成年後更要小心近視逆襲,造成黃斑部病變、視網膜剝離、青光眼與早發性白內障四種併發症。圖/pexels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眼科醫師表示,「近視」其實是個複雜的問題,並非只是視力模糊的困擾,更可能帶來一系列病變,對眼睛造成潛在的傷害。尤其成年後,更要小心近視逆襲,造成黃斑部病變、視網膜剝離、青光眼與早發性白內障四種併發症。
一名30歲牙醫師,來到眼科診間,敘述自己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都在近距離做牙科手術,以前配的眼鏡度數已經不夠,但每次去到不同的眼鏡行,量到的度數都不太一樣,「以前近視四百度,最近度數一下飆升很多,剛配完的眼鏡,到了下午或晚上,又會逐漸看不清楚。」
於是,他前往北市聯醫仁愛院區眼科門診就醫,發現點完散瞳劑後的度數,就會回到以往的四百度,而在未點散瞳劑情況下,度數又會來到五百度至六百度,原來是因長期「近距離」工作用眼,造成睫狀肌持續收縮和痙攣,導致度數會「暫時性」上升。
睫狀肌痙攣 休息可恢復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眼科醫師林欣樂表示,一般而言,20歲以後,眼睛的生長發育逐漸趨緩,因此,近視度數通常不會再像青少年時期那樣迅速增加。但是由於年輕人的睫狀肌彈性較佳,有可能會因為長期使用3C產品或近距離工作導致所謂「假性近視」產生,點完散瞳劑,量到的度數,才是真正的近視度數。
睫狀肌痙攣,通常可以透過休息、調整用眼習慣,例如遠視遠眺、定期休息、用眼30分鐘就休息10分鐘,以及適度的戶外活動改善。如果這樣還不足以改善症狀,則可能需要進一步檢查,以確保沒有其他視力問題。
眼科醫師提醒,近視並非只是視力模糊,更可能帶來一系列病變,對眼睛造成潛在的傷害。圖/pexels
林欣樂提醒,少數人在成年期仍然可能會經歷一些度數的增加,這通常有遺傳性因素或先天的鞏膜結構脆弱問題。因此,建議長期使用3C產品及近距離工作者,若發現度數增加或視力模糊,仍需到眼科醫療院所檢查追蹤,詳細判斷成因。
林欣樂表示,近視並非只是視力模糊,更可能帶來一系列病變,對眼睛造成潛在的傷害。眼科併發症有以下4種:
4種併發症 追蹤可預防
1.黃斑部病變:近視者患上黃斑部病變的風險,較一般人更高,可能導致中央視力模糊和失明。
2.視網膜裂孔、剝離:近視患者的眼睛,可能因眼軸過長,而增加視網膜剝離的風險。視網膜剝離,可能導致急性視力喪失,需要及時手術治療。
3.青光眼:近視可能增加罹患青光眼風險,對視神經造成損害,導致永久性視力損失。而青光眼在高度近視者中較難診斷,必須長期在眼科接受追蹤檢查。
4.早發性白內障:近視造成眼球的過度伸展,可能導致屈光介質(如水晶體)混濁,進而影響視力。
林欣樂強調,近視一旦形成,便很難從結構上回復,即使接受近視雷射手術,近視對眼睛造成的影響,仍無法去除。唯有定期接受眼科檢查,遵從醫師建議,才是維護眼睛健康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