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顫動新療法 預防中風及出血 陳玲芳 |2024.02.16 語音朗讀 45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醫師指出,心房顫動是心房「心律不整」的一種,因為異常的心臟電氣傳導,導致心房快速且不規則的跳動,進而造成血液循環不佳。示意圖。圖/pexels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82歲王伯伯,兩年前發現有心房顫動後,醫師告知這是最常見「心律不整」的一種,而心房顫動導致的缺血性中風,機率可達常人5倍,因此開始接受抗凝血藥物以預防中風。王伯伯開始服用藥物後,發現偶而會有血尿,因此自行將藥物減量服用,雖然之後血尿狀況有改善,某天清晨卻發現左側肢體有行動不便情形,至醫院求診,被診斷有「缺血性中風」住院。住院治療後,王伯伯恢復良好,並在與心臟科醫師討論後,決定施行只有微創傷口的「左心耳封堵手術」,因此,即使在少量或甚至不使用抗凝血劑情況下,仍可預防再次中風的風險。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病房主任黃奭毓指出,左心耳封堵微創手術新療法,可以減少中風與出血,為預防中風的新利器。而左心耳位於左心房前外側,是一個囊袋狀、突起的小空腔。圖/國泰醫院提供他指出,心房顫動是心房「心律不整」的一種,因為異常的心臟電氣傳導,導致心房快速且不規則的跳動,進而造成血液循環不佳。而左心耳位於左心房前外側,是一個囊袋狀、突起的小空腔,容易在心房顫動時於左心耳內產生淤滯,之後形成的血栓,於脫落後流至腦部或其他器官時,即會造成腦中風,甚至全身性栓塞。根據統計,大約有90%的非瓣膜性心房顫動病人,其血栓來自左心耳。因此,預防中風的相關治療,為心房顫動患者重要的課題之一。黃奭毓說,雖然目前新型抗凝血藥物的使用,可以減少傳統抗凝血藥物的不方便性,以及成功降低中風機會,但也帶來一些「出血」風險;而若不繼續用藥,則可能提高中風的機率,如此患者與醫師皆會陷入「兩難」局面。醫師指出,左心耳封堵微創手術新療法,可以減少中風與出血,為長者預防中風的新利器。示意圖。圖/pexels醫療科技的進步,「左心耳封堵術」的問世,幫這兩難問題帶來了曙光。此術式是透過鼠蹊處的大腿內側股靜脈,進行一個大約直徑0.5公分穿刺傷口,經專用導管,將特殊設計的「封堵器」植入左心房,就像「瓶塞」一樣,封閉左心耳開口,避免血液凝結成血栓。術後約一周內,即可出院。研究顯示,只要接受此一次永久性手術,對於不適合抗凝血藥物的心房顫動患者,就能有效預防中風與降低死亡率。 前一篇文章 起司補鈣真健康?這4種人少吃為妙 下一篇文章 雨水養生健脾胃 杏鮑菇湯助排溼 熱門新聞 01木衛一火山頻爆發 謎團解開了2025.07.0602【生活課題】 建立無血緣家人關懷網2025.07.0303培養裁判、經營球隊 日女體大全方位育才2025.07.0404母雞誤闖雞翅餐廳 動保組織搶救2025.07.0205如是說2025.07.0206【光影紀事】交大電子所草創時期側寫2025.07.0407【詩】覺有情2025.07.0208安忍,一種無畏的慈悲2025.07.0209巴西玉米豐收節 如來寺傳揚三好2025.07.0410洛杉磯協會知賓 內外兼修展開服務2025.07.0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在宅急症照護 1年收案3000人次吃深綠色蔬菜可護眼 戶外活動降近視風險伊甸「同一Team」 助多重障礙者自立走路最安全有氧運動 步伐宜輕柔不傷膝蓋高血脂患者年輕化 中醫調理標本兼治黃奇異果連皮吃更好 有助腸胃蠕動控血糖 作者其他文章盡情享受爬山 告別惱人的足底筋膜炎伊甸「同一Team」 助多重障礙者自立高血脂患者年輕化 中醫調理標本兼治維生素C水果 紅心芭樂含量最高台北國際食品展 規模創新高登山前充分熱身 避免足底筋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