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養生健脾胃 杏鮑菇湯助排溼 陳玲芳 |2024.02.17 語音朗讀 322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雨水,是二十四節氣之第二個節氣,代表降雨即將開始。養生重點在於養胃健脾與排除體內溼氣。圖/pexels 【記者陳玲芳專題報導】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有「水」也,故立春後繼之「雨水」。雨水,是二十四節氣之第二個節氣,代表降雨即將開始。中醫師指出,雨水節氣期間,氣溫開始回升,溼度逐漸升高,但冷空氣仍較頻繁,所以早晚仍偏冷,養生重點在於養胃健脾,排除體內溼氣,以及預防過敏性疾病。雨水節氣 首防過敏睿鳴堂中醫診所院長吳宛容表示,俗話說「春雨貴如油」,進入雨水節氣,是大地回春的重要節點,自此之後「一場春雨一場暖」,大地即將換綠衣,一副早春的景象,即將來到眼前。睿鳴堂中醫診所院長吳宛容提醒,雨水節氣溼氣較重,養生之道首防過敏。圖/吳宛蓉中醫師提供 寒溼邪氣,是雨水節氣常會出現的病邪,「溼」為六氣之一,如果一個人處於溼氣過重的環境中,或飲食不節,喜愛攝取寒涼食物,長久下來,會逐漸使體內臟腑器官因負荷過重而功能失調,以致「溼邪」凝聚於體內,無法正常排出體外。吳宛容中醫師說,如此將形成過敏性疾病,如皮膚病、氣喘、過敏性鼻炎、風溼性關節炎等。而「內溼」則與飲食有關,平時若攝取過多寒涼飲食,例如瓜果類,也容易損傷脾之陽氣。中醫師提醒,瓜果屬性寒涼,不宜多吃。圖/pexels溼氣過重 氣血不通《黃帝內經》說:「因於溼,首如裹」,意思是溼氣過重時,會使身體出現重濁感,就像頭部被布包裹著一樣不舒服;溼邪,屬於一種陰邪,陰邪易使氣血阻滯,此時筋骨也會出現明顯的痠痛感,這是由於氣血不通暢所致,與發炎產生的疼痛感不同。吳宛容說,溼邪易使氣血循環受阻,若再加上寒凝,氣血循環便更加阻滯不通,容易造成筋骨痠痛而產生風溼病,溼具有水的性質,由於侵入體內時會阻塞經絡與內臟,造成一直有便意、想上廁所的感覺,且會有解不乾淨、胸口悶、身體浮腫等症狀。「腸胃如果無法排溼,身體就像穿著溼透的衣服一樣,全身手腳都將感覺沉重。」因此,在雨水節氣中,養生關鍵就在於保護好中焦脾胃,早晚注意保溫,同時順著一天的經絡循行,調理腸胃。中醫師指出,早上5點至7點為排便的最佳時機,在這個時間點,一定要喝杯溫開水,幫助排便。圖/pexels養胃健脾 4黃金時間【卯時】早上5~7點/大腸經/排便的最佳時機這個時間點,一定要喝杯溫開水,幫助排便。吳宛容指出,卯時大腸經旺盛,大腸具有吸收水分、調節水分代謝、排泄體內廢物的功能;所以這時起床,先從喝一杯300cc溫水開始,可以溼潤口腔,並促進胃腸蠕動,還可以補充夜晚流失的水分。【辰時】上午7~9點/胃經/用溫熱的早餐啟動護胃隊此時間點,為熱食入於胃,增強腸胃運化的最佳時機。中醫認為,每日的第一餐,應以溫熱食物,來暖和我們的身體;而早上來一杯活力的冰果汁,或是精力蔬果汁,其實很傷胃,因此生菜沙拉也不宜早上空腹吃。而喜愛蔬果汁者,吳宛容建議,留到餐後再喝,以免造成脾胃虛寒。中醫認為,每日的第一餐,應以溫熱食物來暖和我們的身體,因此生菜沙拉不宜早上空腹吃。圖/pexels【巳時】上午9~11點/脾經/將營養送至全身,宜鍛鍊身體以養脾脾主運化,吃完早餐,可以來杯咖啡,提神醒腦,促進氣血循環;咖啡辛味,具行氣作用,可促進腦部活動,使頭腦清醒。吳宛容表示,脾主肌肉,此時身體也很適合做些適當鍛鍊,達到氣血通暢、強筋健骨的作用。中醫師指出,脾主運化,吃完早餐,可來杯咖啡,提神醒腦,促進氣血循環。圖/pexels【未時】下午1~3點/小腸經/補充水分助排毒中餐一定要吃飽,飲食調養應著重於調養脾胃和祛風除溼,可以適當地進補,如山藥、薏苡仁、紅棗等,都是適合雨水節氣的補品。春季轉暖,吳宛容建議,可多吃新鮮蔬菜、水果以補充水分。多食熱粥,調養脾胃,使小腸能分清濁,使清氣上升,吸收食物營養後輸送全身,將濁氣往下帶,糟粕廢物送入大腸。上班族喜歡的下午茶,建議在下午三點前,喝杯溫熱的茶飲,或多補充水分,幫助腸胃運化、體內排溼。中醫師建議,以淮山、茯苓、芡實,與杏鮑菇一同煲湯,有助排出體內溼氣。圖/pexels杏鮑菇湯 有助排溼材料:淮山(乾的山藥片)20克,茯苓10克,芡實10克,杏鮑菇300克,高湯。做法:淮山、茯苓、芡實、杏鮑菇洗淨,一同放進砂煲中,加適量高湯煲開,然後轉小火、燉1小時,加入少許鹽巴,即可飲用。功效:適合脾胃較差者,有助排除體內溼氣。 前一篇文章 心房顫動新療法 預防中風及出血 下一篇文章 降低憂鬱症風險有方法 醫師建議這樣做 熱門新聞 01木衛一火山頻爆發 謎團解開了2025.07.0602【生活課題】 建立無血緣家人關懷網2025.07.0303拍戲受前輩啟發 體悟堅持2025.07.0104培養裁判、經營球隊 日女體大全方位育才2025.07.0405雲梯2025.07.0106母雞誤闖雞翅餐廳 動保組織搶救2025.07.0207如是說2025.07.02085根還是6根手指?2025.07.0109佛光山體系首位選秀榜眼 張育豪獲悍將指名2025.07.0110【寶島紀事】家族情懷與地方文化──探訪林園古厝群(上)2025.07.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在宅急症照護 1年收案3000人次吃深綠色蔬菜可護眼 戶外活動降近視風險伊甸「同一Team」 助多重障礙者自立走路最安全有氧運動 步伐宜輕柔不傷膝蓋高血脂患者年輕化 中醫調理標本兼治黃奇異果連皮吃更好 有助腸胃蠕動控血糖 作者其他文章盡情享受爬山 告別惱人的足底筋膜炎伊甸「同一Team」 助多重障礙者自立高血脂患者年輕化 中醫調理標本兼治維生素C水果 紅心芭樂含量最高台北國際食品展 規模創新高登山前充分熱身 避免足底筋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