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敗癌王爭取「胰腺」生機 個人化精準醫療

陳玲芳 |2024.01.23
292觀看次
字級
台大醫院整合消化內科與外科、影像醫學科、腫瘤醫學與放射腫瘤科,及營養師、護理師與病患個案管理師打造胰臟癌多科團隊。圖/記者陳玲芳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胰臟癌為台灣年第七大癌症死因,美國也預估胰臟癌將在2030年之前成為全美第二大癌症死因。胰臟癌擴散快,五年存活率僅有10%,為所有癌症中最低,因此素有「癌王」之稱。

台大醫院整合消化內科與外科、影像醫學科、腫瘤醫學與放射腫瘤科,及營養師、護理師與病患個案管理師打造胰臟癌多科團隊,從診斷、外科手術、化學治療、放射治療、併發症處置、支持與緩和治療,全面提升胰臟癌的治療成績。

「早期診斷,方能把握轉瞬即逝的一線生機!」台大胰臟癌團隊內科部教授廖偉智指出,如果在小於2公分、還未轉移時就診斷胰臟癌,治癒率高達8成,然而早期胰臟癌在電腦斷層 (CT) 等影像檢查上不明顯甚至肉眼無法分辨,因而高達四成的小於2公分的早期胰臟癌,在CT上未被發現,且胰臟癌生長與擴散快,常因此失去寶貴的治癒契機。

為解決此一臨床困境,台大醫院與台灣大學合作開發出世界首創的胰臟癌人工智慧CT診斷輔助系統,能幫助醫師發現CT上肉眼難以偵測的早期胰臟癌,在全國性實際臨床資料驗證中正確率超過九成、能偵測約8成的小於2公分的胰臟癌,相關研究成果刊登於國際重要期刊。而此人工智慧診斷輔助系統,已獲食藥署醫材許可,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 (FDA)認定為「突破性醫療器材」,預定今年於台大醫院正式導入臨床服務。

台大胰臟癌團隊外科部教授田郁文表示,精準醫療為目前癌症治療的標竿,如晚期和復發胰臟癌,即使是同一種疾病,不同病患的腫瘤特性各不相同,需要「個人化」精準診斷與治療策略。

病友A先生,確診胰臟癌第四期,在台大醫院積極接受基因檢測、參與臨床試驗,經過10個月化學治療後,因為腫瘤控制良好接受手術切除,目前狀態良好已經四年。近年來美國胰臟癌治療最大的進步,在於以前醫界認為不能手術切除的,現在有機會可以開刀。台大引入此一新治療方法多年,已造福多位病患。

胰臟癌病友B女士,在手術切除及化學治療後復發,由於在手術時已經接受完整基因檢測,因此在復發後依照基因檢測結果,使用免疫治療,反應良好,至今多年來影像檢查,無殘存或再發腫瘤。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