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生畫集】歸山

文/林少雯 |2023.12.13
482觀看次
字級
圖/豐子愷

文/林少雯

富商段姓養一鸚鵡,甚慧,能誦隴客詩及梵本《心經》。段豢養之於雕籠中。熙寧六年,段忽繫獄。及歸,問鸚鵡曰:「我半年在獄,極怨苦。汝在家餵飼以時否?」鸚鵡曰:「君半年在獄,已不堪。鸚哥久閉籠中,豈不怨乎?」段大感悟,即日放之。

──李昌齡《樂善錄》



鳥類的聰明才智常出乎人類的意料,若不是人們喜愛養鳥自娛,我們可能永遠不會知道,這些鳥兒到底多聰明、多有智慧。

這幅〈歸山〉的護生漫畫,出自宋朝李昌齡編著的《樂善錄》。畫中那位手提鳥籠的男子終於省悟,對鸚鵡的怨和苦感同身受,產生了同理心,因此決定打開籠門,放鸚鵡回歸山林。

話說宋朝有一位段姓富商,家中養了一隻鸚鵡,取名鸚哥。富商太愛鸚哥了,因為牠特別聰慧,除了會說人語,還懂得語言的意義。不像一般鸚鵡學語只是模仿音調,以牠們的巧舌發出類似的聲音,並不真的明白自己說了什麼,更別提與人對話。

鸚哥的本事不只這樣,牠還會朗誦隴客詩及唱誦梵本的《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語言能力出奇的好!也難怪段某如此疼愛牠,還特別為牠準備了一只雕工細緻、美輪美奐的籠子,以匹配這隻愛鳥。

漢朝鄭玄撰《禮記註》有云:「鸚鵡,鳥之慧者。」可見鸚鵡在鳥類中是聰慧的,在鸚哥身上也可印證。

宋神宗熙寧六年,段某因為商場上的一些恩怨,不但被告上官府,還判了刑,在獄中待了一段時間。

段某平時過慣了好日子,在牢裡簡直度日如年,好不容易熬到出獄,一回到家就對那隻心愛的鸚鵡訴苦:「鸚哥呀,我可回來了!在牢裡這半年真是受盡苦楚,整天唉聲嘆氣,實在怨啊!你在家可舒服?每天有沒有按時吃東西啊,沒餓著吧?」

鸚鵡聽主人這麼說,竟然回答他:「主人啊!你在牢裡半年就這麼痛苦,無法忍受。請您想想,我長久被關在籠子裡,跟坐牢又有什麼兩樣?我能不怨嗎?」

段某心想,鸚哥說的極是!因為有過坐牢的經驗,此時的他才能以同理心去想像,鸚哥被關在籠子裡怎麼可能快樂呢?於是,他打開籠門放鸚哥回歸山林,給牠完全的自由,如同自己一般。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