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念美好】生病,一大事因緣

文/依空法師 |2023.11.26
1226觀看次
字級
病中的我也效法佛陀,以病為友,以病為親,以病為智慧,從病中體證菩提。(示意圖)圖/123RF
作者簡介 依空法師 現任佛光山文化院院長。 中興大學中文系,日本東京大學印度哲學研究所文學碩士,高雄師範大學文學博士。曾任普門中學校長、《普門》雜誌社長、《人間福報》創報社長暨發行人等。曾任教中國文化大學、南華大學、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等學府。 著有《不只中國文學家》、《風言風語》、《一字禪》、《尋找智慧的活水》、《頓悟的人生》、《人間巧喻》、《開啟人生的六扇窗》暨電子書等。另有影音著作《大乘起信論》、《華嚴經》、《涅槃經》、《人生卜事》、《大智度論》等。

文/依空法師

維摩菩薩說他「一切眾生病,是故我病」,「菩薩病者,從大悲起」。大菩薩行方便法門,示疾是為了演說大乘頓教,我們凡夫恐怕沒有這樣的境界,生病的原因可能是「從痴有愛,則我病生」。因為根深柢固的我執、我見、我愛,日積月累成為疾病。

癌症的原因,除了家族基因,大環境的荷爾蒙改變,心理的壓力也是其中的因素。有人問我:「你幾次癌症,會不會疑問為什麼是我?你有什麼心路歷程?」我納悶的是為什麼不是我?癌細胞難道會揀擇特定對象?一般人聽到自己被判刑癌症時,會產生震驚、憂懼、憤怒、沮喪,甚至最後會絕望放棄一切治療。

我其實沒有什麼心路歷程,只是平常心去對應它,配合醫生的診治,該做什麼就做什麼,所以醫生很喜歡我這樣的病人,可以完全掌握我的病況。第一次生病,沒有思考到生死大事;第二次復發時,想到如果此時往生了,恰巧和宋代的歐陽修、王安石、蘇軾等大文學家同壽,不失為美麗的死亡;第三次癌症,開始認真去探討死亡的真相,閱讀一些臨終中陰的典籍,從生有、本有、死有、中有,到下一生的輪迴過程,了解死生去來的實相,心中反而很篤定,知道如何善用餘生精進用功,守護六根不退失。

《長阿含‧遊行經》中,八十歲的佛陀,忍受下痢、腰背疼痛的老邁身驅,三個月中行腳六百公里路,一路還不斷地教化僧信二眾弟子,留下最後的遺教,行至拘尸那羅城涅槃。病中的我也效法佛陀,以病為友,以病為親,以病為智慧,從病中體證菩提。星雲大師說他幾次開刀不怕死,只怕痛。三次重症,我也只有病痛,沒有病苦。唯一感到愧疚的是把父母給的「身體髮膚」,如此豪奢地揮霍,都說「父母唯其疾之憂」,父母健在時,子女擔心他們的身體;反之,父母也憂慮子女健康與否?「今日不知明日事,哪有工夫論是非?」一番生死之後,剩餘的生命應該要更凝鍊、更精粹。

病者,命之餘

現在罹患癌症的發生率非常高,幾乎每四、五個人之中就有一人會得到,大家談癌色變,很多人不是病死,而是嚇死自己。我因為親身經歷致癌乃至治癌的整個艱辛過程,因此面對同樣癌症的有緣人,恰巧可以運用佛教四攝法之一的「同事攝」,同理心了解病人的心境轉折,貼切分享治病的始末,鼓勵癌友怎麼健康地正視病情。我去醫院探望癌症病人,甚至在電話中對素未謀面的患者,給他們信心,為他們打氣,走出生病的低谷陰霾。

所以,我深信我之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地得到癌症,是一大事因緣,是要實踐佛陀的「同事攝」,現身說法,肉體的癌症不可怕,心理的癌症更不容忽視。這場病還讓我有一個意外的收穫,三國時代的董遇提倡「三餘」讀書:「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時之餘也。」年關歲末、寂寥夜晚、陰雨時節,或者一年工作成辦,或者不便出外奔波,剛好利用這個閒暇時間沉潛讀書,與聖賢好好對話。我則效法古人,為自己設立了第四餘:「病者,命之餘。」因為生病,沒有體力東奔西跑、承擔重大的工作,可以借此餘裕深入經藏,遊心法海。所以,這世間沒有完全不好的事情,禍福相倚,保持正向思考,縱然生病了,也可以做一個健康的病人、快樂的病人。

(摘自《菩提伽耶那一夜》,香海文化出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