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圖╱取自網路
文/依空法師
中國詩史上,劉禹錫與白居易齊名,兩人都是中唐的傑出詩人代表,合稱為「劉白」。而白居易對於劉禹錫的詩學成就非常驚歎,稱他為詩豪:「彭城劉夢得,詩豪者也。其鋒森然,少敢當者。」劉禹錫在詩歌乃至文學各種題材的創作,都有輝煌的成就,他有八百多首詩存世,內容豐富多樣,是個勤奮耕耘的詩人。
他繼承《詩經》的美刺傳統,對中唐的政治腐敗、社會弊病,採用寓言託物的筆法,寫下不少鍼砭時政的諷諭詩。例如〈聚蚊謠〉:「利觜迎人著不得」的吸血蚊子,是影射編造讒言中傷君子的小人;〈百舌吟〉:「笙簧百囀音韵多」,是比喻趨炎附勢、眾口鑠金的權佞;〈飛鳶操〉:「忽聞饑鳥一噪聚,瞥下雲中爭腐鼠」,則是諷刺貪婪無厭、卑微猥賤的豎宦官吏,筆調犀利,形象鮮明,揭露結黨營私、迫害賢良的權臣和宦官的醜陋嘴臉。
劉禹錫的詠史懷古詩,不僅數量多,並且藝術技巧純熟,寫得警切深刻,不乏膾炙人口的名篇傳世。著名的如〈金陵懷古〉、〈金陵五題〉、〈西塞山懷古〉、〈蜀先主廟〉、〈觀八陣圖〉等。〈金陵五題〉是引六朝古都金陵的興衰演變,借古人之酒杯,澆胸中之塊壘,借古諷今,尤以第二首〈烏衣巷〉最為著名: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朱雀橋是六朝時代世家豪門遊玩之處,烏衣巷則是東晉重臣王謝士族居住的地方。昔日繁華富貴之鄉,如今冷落蕭索,野花雜生,燕子依然飛入此堂,而王謝貴胄宅第已變成尋常百姓的室廬,世事變幻,不勝感慨唏噓!
〈西塞山懷古〉:
西晉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漠然收。
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
描寫西晉造修舟艦伐吳國時,吳人於江險要害之處,用鐵鎖橫斷江面,並且將丈餘長的鐵椎暗置於江中,以逆拒西晉的船筏。如此的殫精竭慮,都無法阻擋吳國的被滅亡,對割據稱霸一方的藩鎮們給予當頭棒喝。據《鑒戒錄》卷七記載,此詩的寫成,有一段文壇雅事。一日,元稹、劉禹鍚、韋楚客三人同去造訪白居易,談起南朝興廢舊事。白居易說:「古者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今群公畢集,不可徒然,請各賦〈金陵懷古〉一篇。」劉禹錫於是斟滿一巨杯,飲酒罷,不假思忖,一筆揮就此詩。白居易讚歎說:「四人探驪,劉夢得先獲其珠。」比為驪龍之珠,白居易甚至為之擱筆罷唱,後世遂有探驪得珠的美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