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根據衛福部資料統計,國人膝關節退化盛行率高達一成五,全台約有三百五十萬人正飽受行動力退化與疼痛之苦,近年來亦有「年輕化」趨勢,部分患者年齡甚至低至四十出頭。
壯世代教科文協會發布最新調查,顯示四十歲以上壯世代族群中,近七成會針對關節或骨骼健康,採取積極行動或治療,其中卻有近九成壯世代族群,仍不知「關節」與「骨骼」,需要雙管齊下的保養。
前台南榮總骨科主任、現為台南市陳建宏骨科診所院長陳建宏表示,臨床門診中,常常遇到中高齡患者出現膝蓋疼痛或是關骨不適等困擾,主因大多是隨著年紀增長而導致關節潤滑液的生成速度變慢,無法有效產生潤滑及緩衝作用,進而造成關節軟骨磨損,嚴重時會導致疼痛發生,形成退化性關節炎。
他指出,退化性關節炎患者年齡層,從六十至七十歲逐漸下降,甚至出現四十多歲的患者,顯示行動力的「保養」需求日趨重要。
盡早做好日常保養,遠勝於關節磨損後往返醫院就診,尤其要注重同時進行關節滋潤跟骨骼補鈣。
陳建宏說,對抗行動力衰退的關鍵在於「關骨合一保養」觀念,關節潤滑可讓行動更靈活、精準補鈣則能幫助骨骼穩固,缺一不可。四十歲後發生行動力減損,或是關節衰退問題,應盡早就醫諮詢,目前市面上也有口服型的專利3D玻尿酸可以做為關節日常保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