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後怕卡「關」保養關骨有一套

陳玲芳 |2023.11.23
1735觀看次
字級
台南市陳建宏骨科診所院長陳建宏表示,臨床門診中常常遇到中高齡患者,出現膝蓋疼痛或是關骨不適等困擾,甚至也不乏40歲患者。圖/記者陳玲芳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根據衛福部資料統計,國人膝關節退化盛行率高達15%,全台約350萬人正飽受行動力退化與疼痛之苦,近年來亦有「年輕化」趨勢,部分患者年齡甚至低至40出頭。

壯世代教科文協會發布最新調查,顯示40歲以上的壯世代族群中,近7成會針對關節或骨骼健康,採取積極行動或治療,其中卻有近9成壯世代族群,仍不知「關節」與「骨骼」,需要雙管齊下的保養。

前台南榮總骨科主任、現為台南市陳建宏骨科診所院長陳建宏表示,臨床門診中常常遇到中高齡患者出現膝蓋疼痛或是關骨不適等困擾,主因大多是隨著年紀增長而導致關節潤滑液的生成速度變慢,無法有效產生潤滑及緩衝作用,進而造成關節軟骨磨損,嚴重時會導致疼痛發生,形成退化性關節炎。

他指出,退化性關節炎患者年齡層,從60至70歲逐漸下降,甚至出現40多歲的患者,顯示行動力的「保養」需求日趨重要。盡早做好日常保養,遠勝於關節磨損後往返醫院就診,尤其要注重同時進行關節滋潤跟骨骼補鈣。

陳建宏說,國人較為熟悉補鈣,但針對關節潤滑的保養方式卻還霧煞煞,除了藉由飲食攝取適度營養,常以為只能到門診打針補充玻尿酸,因此有不少民眾拖到最後關頭,膝關節重度磨損了才來亡羊補牢。

圖/unsplash

陳建宏提醒,對抗行動力衰退的關鍵在於「關骨合一保養」觀念,關節潤滑可讓行動更靈活、精準補鈣則能幫助骨骼穩固,缺一不可。

許多民眾最害怕「蹲下」或「起身」時聽到關節發出的喀喀聲,也會誤以為關節退化或受損時就一定需要打針補充玻尿酸,進而逃避門診就醫,反而造成不可逆的關節傷害。

40歲後發生行動力減損,或是關節衰退問題,應盡早就醫諮詢,目前市面上也有口服型的專利3D玻尿酸可以做為關節日常保養,切勿諱疾忌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