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五十八歲男性,兩周前發現左臉頰有一絲狀淡褐色凸起物,因其逐漸凸起、變大而就醫;四十五歲女性,長年於海外工作,數月前於右臉頰發現一苔癬狀凸起物,因其逐漸變大,於當地就醫治療,兩周後又於原位重新長出、變大,故於調派回台時就診。上述二例,醫師診斷均為臉部疣,並提醒患者,切記「一不二要」,預防病毒疣。
醫師表示,臉部疣是病毒疣的一種,病毒疣是人類乳突病毒感染所造成,不同血清型的人類乳突病毒,表現出不同型態的皮膚疣,例如臉部疣、尋常疣、足部疣、扁平疣等。
不同病毒疣,會有不同的表現樣態,臉部疣發生於臉部,外觀常呈現絲狀或苔癬狀。要預防病毒疣,僅記「一不二要」:「不」要刻意摳抓病毒疣,「要」保持皮膚的完整性,「要」減少公共感染的機會。
醫師提醒,因為病毒疣透過接觸傳染,不可摳抓病毒疣,若不小心接觸到病灶,應洗手防止傳染到身體其他地方,或傳染給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