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大師】葉嘉瑩 用一首詩提煉生活 文/記者王京雪、劉夢妮、雷琨 |2023.11.05 語音朗讀 72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南開大學馬蹄湖中盛開的荷花。圖/新華社1999年,葉嘉瑩在南開與研究生討論。圖/南開大學文學院提供二○一六年,葉嘉瑩先生在南開大學東方藝術大樓演講。圖/南開大學文學院提供1996年,葉嘉瑩在天津為孩子們講古詩。圖/南開大學文學院提供「中華詩教國際學術研討會」參會嘉賓學者起立聆聽葉嘉瑩的發言。圖/新華社 文/記者王京雪、劉夢妮、雷琨今年9月,南開大學在抖音上開辦了「荷畔詩歌節」系列節目,通過短視頻為網友講詩詞。而由葉嘉瑩領銜講解的短視頻版《唐詩三百首》去年開始更新,一年來,累積播放量已超過1.5億次。九十歲那年,有人問葉嘉瑩:人生最大的困難是什麼?她回答說:「是找到自己作為一個人的真正的意義和價值。」這位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專家,常說自己是個很平常的人,「一向並無大志」,但在歷經艱辛坎坷的一生當中,葉嘉瑩從未有一刻放棄過對人生意義的求索。她所尋求的「真正」的人生意義和價值,當然不是成功學裡的那種「成功」,而是更高遠的東西。「生活裡邊有個東西,比其他東西都重要。」社會學家費孝通在分析一代傑出學人的精神特點時,曾用「匹夫不可奪志」的「志」來形容這種東西。「知識分子心裡總要有個著落,有個寄託。一生要做什麼事情,他自己要知道要明白。……沒有這樣的人在那裡拚命,一個學科是不可能出來的。」葉嘉瑩所尋求和踐行的,正是這樣一種「志」。而傳承中國古典詩詞文化,就是她生活裡邊「比其他東西都重要」的那樣東西。葉嘉瑩說,她親自體會到了古典詩歌裡美好、高潔的世界,所以,要把「不懂詩的人接引到裡面來,這就是我一輩子不辭勞苦所要做的事情」。從一九七九年,五十五歲的葉嘉瑩歸國講學開始,其後幾十年,六十歲,七十歲,八十歲……她年年都拉著裝滿書的行李箱,告別親人,從大洋彼岸獨自坐十幾個小時飛機,回國講學。一直講到九十歲,課還要講,她在各界支持下決定定居國內,繼續講。她不只是在南開大學講,而是以南開為「據點」,四面八方去講,也不只是在高校講,中學、小學、幼兒園,全都去;不只是給學生講,政府官員、企業家、科研人員、社會公眾、出家人……真正的有教無類。葉嘉瑩講學的足跡還不只是在中國,日本、新加坡、歐洲、北美,她都去講過。聽她講詩勵志人心二○一五年,南開大學在八里台校區、葉嘉瑩喜愛的馬蹄湖畔,為她修建起一座可用以講課、治學、辦公、生活使用的「迦陵學舍」,名字取自葉嘉瑩的號︱︱迦陵。從此,葉嘉瑩正式結束跨洋奔波的日子,留在了南開園。學舍建設期間,聽過葉嘉瑩課的人們紛紛響應。加拿大華僑劉和人、澳門實業家沈秉和主動聯繫校方捐款;橫山書院的學員們提出要負責學舍的全部內裝和家具;徐州一位喜愛詩詞的企業家魏垂谷親自押著車,送來一塊重達半噸的靈璧石……魏垂谷曾數次攜家人來天津聽葉嘉瑩講課。他學詩的初衷是:「我們做企業很多年,每經歷一段歷程,都要總結得失。現在生活節奏快,就想用一句話、一首詩把體會提煉出來。」看葉嘉瑩的書,聽葉嘉瑩的課,魏垂谷感受到一種做人境界的提高。「她是為國家、為社會、為詩詞傳承在做事,聽她講詩能叫人積極向上。」播下的種子會壯大今天,走進迦陵學舍的內院,人們能看到北京恭王府送給葉嘉瑩的兩棵西府海棠,保定蓮池書院送來的一壇古荷花,山東菏澤送來的若干株牡丹,北京園林研究者們送來的幾棵梅花。學舍西側外牆,還長著一株由葉嘉瑩在加拿大執教時培養的學生們送來的紫玉蘭。「吃百家飯穿百家衣。一燈相續百千燈,傳燈錄上名無數。這些海外華人、企業家、各界人士為什麼都要出這份力?因為我們的詩詞文化有向心力和凝聚力。」葉嘉瑩的學生、南開大學文學院教授張靜說。花開花落,生生不息。播下多年的種子,會生發,會壯大。近年來,南開大學已連續承辦了五屆中華經典誦寫講大賽「迦陵杯.詩教中國」詩詞講解大賽,又開展「詩教潤鄉土」活動,探索怎麼促進詩詞文化在鄉村的傳播。今年九月,他們在抖音上開辦了「荷畔詩歌節」系列節目,通過短視頻給網友講詩詞。而由葉嘉瑩領銜講解的短視頻版《唐詩三百首》去年開始更新,一年來,累積播放量已超過一點五億次。 前一篇文章 【視障登山者】張洪 路再難,走一步是一步 下一篇文章 一生最重要的事 是選擇進到哪個「門」 熱門新聞 01【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2【國學探究】 人相忘乎道術:《莊子》論「忘」的生命智慧2025.05.0603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4頻率對了就共鳴2025.05.0505長期運動協調身心 能增深層睡眠時間2025.05.0606【考考你的智力】2025.05.0507桑椹養顏抗衰老 母親節蛋糕好選擇2025.05.0608量子糾纏與量子技術2025.05.0609小粒子 大未來2025.05.0610國家祈禱日 美國洛城跨宗教共祈和平2025.05.0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無障礙咖啡集合店創始人】任家熠和「那伽樹咖啡廳」【哀傷研究者】李昀鋆與她的小眾研究【科學家】張瑤 冒險向大海討科研樣本【九○後女機長】張世晴 女孩也能征服廣闊天空【汽車滾裝船員】王紅娟 人生只有一次 不妨大膽一些【愛心媽媽】陳玉文 為偏鄉兒撐起愛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