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葉嘉瑩先生在南開大學寓所過96歲壽辰。圖/南開大學文學院提供
文/記者王京雪、劉夢妮
記者:回首來時路,您如何看待自己的人生?
葉嘉瑩:回首我自己的一生,我過的都是教書的日子,也不斷地學習,到現在我也不後悔我這一輩子為教學所做的努力。前幾天,一個我幾十年前教過的女學生,她現在已經很老了,快要離開世界了。她說,老師是不是還記得我?我當年是您班上一個年歲很小的學生,如果有來生,我還希望做您的學生。她寫得很誠懇,使我很感動。我覺得那不是因為我教得好,是我們古典文化根本就有這麼豐富的、深厚的根底和生命。
所以我一直對古典文化充滿了信心。我也希望以後,如果有來生,我還繼續從事古典詩歌的教學工作,希望我能夠做出一點成績來,希望我們大家共同努力。
如有來生會更堅持
記者:如果能回到過去,您會給年輕時的自己什麼建議?
葉嘉瑩:我想,我這個人太隨和了,個性不夠堅強,也不夠堅持。所以有的時候我就會被外界的環境影響,有些事情,也許不能夠完全按照我自己的理想去做。我想如果有來生,我會對自己的理想更堅持,對我的工作更加努力。我自己覺得我這一生,所做的很不夠,就是因為我的性情非常軟弱,我心有餘而力不足,所以很多地方沒有做得很好,我希望以後有機會,我能夠做得更好一點。
記者:如果跟今天的年輕人分享經驗,您覺得一個人要過好自己的一生,最重要的是什麼?
葉嘉瑩:我覺得人的一生,最重要的就是你進入的一個「門」。你進入這個「門」的時候,要好好地思考一下,你進的這個「門」是一個怎麼樣的門?它裡面有什麼樣的豐富的蘊藏?每一個人都選擇好自己要進的「門」,我覺得這是非常重要的。年輕人尤其應該注意你自己選擇進到哪個「門」,而且進去以後,如果你選擇得對,應該終身持守住你的選擇,這是我的一點希望。我希望年輕人能夠堅持,能夠守得住,能夠使我們珍貴的古典文化中的美麗的品質更加彰顯,能夠更加做出一些有效果的、有力量的成績來,這是我的願望。
與孔子、詩人對話
記者:您曾說《論語》是對您一生影響最大的書,您最願意對話的古人是孔子,如果有機會跟孔子對話,您想跟他聊什麼?
葉嘉瑩:我如果能夠跟孔子對話,我會跟他好好地談一談:對於他自己的一生,他覺得他所完成的是什麼?他希望我們在哪方面去繼續努力?因為我覺得對於中國古典文化的寶藏,我們每個人都有開發、發揚的責任。
我們希望每個人都能進入這個寶藏之中,能夠有更好的、更多的成就表現出來。我希望年輕人不要迷惑、迷亂,盲目地去追求一些短淺的興趣跟利益,而能夠有精神上的、更深刻的、更有意義的持守。
記者:您最想對話的詩人又是誰呢?
葉嘉瑩:我最想對話的詩人其實有很多,比如說陶淵明、李商隱。我覺得這些人的內心,都有很豐富的感情,也有他們對人生的一種覺悟、一種看法。如果能夠跟他們對話,我希望能夠跟他們好好地聊一聊。
記者:九十歲生日時,您曾許願,來生還要做教師,還要教古典詩詞。九十五歲的教師節時,您說還有一個願望是,把即將失傳的吟誦留給後學者。期頤之年(百歲)您的心願是什麼?
葉嘉瑩:我覺得我所說的這兩句話還是很真誠的,我覺得我做得還不夠。其中一個就是,我沒有能夠把中國的吟誦真的傳下來。因為我有時候也不好意思在台上大聲地吟唱,(擔心)人家覺得我莫名其妙,所以我常常不敢、也不肯在大庭廣眾之下高聲地吟誦,但是我覺得(吟誦)其實是很重要的。
如果以後還有機會,我一定要把中國古典詩歌的吟誦,更強力地、更努力地去推廣和發揚,我覺得吟誦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