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門覽勝】艋舺龍山寺 工藝之美

文/黃筱婷 |2023.10.30
1053觀看次
字級
雕刻有龍身及海浪的正殿御路。圖/黃筱婷
虎形交趾陶,北派宗匠洪坤福作品。圖/黃筱婷

文/黃筱婷

今日無事,乘車北上艋舺,準備走訪龍山寺,好好欣賞這座國定古蹟的傳統工藝之美。

台灣諺語「一府二鹿三艋舺」中的艋舺,即是我即將前往參觀的龍山寺所在地,這區域也涵括了諸多北台灣早期的開墾史。「艋舺」(Banka)為萬華舊稱,是凱達格蘭族語中「獨木舟」之意,由此可知曉,平埔族當時應該就是使用獨木舟運送產品來到此地,與漢人進行各項買賣。

艋舺位於大漢溪、新店溪與淡水河交會處,早在清朝時期,此處的水路運輸即相當發達,造就了艋舺的繁榮商業。大小商賈群居於此處,也使得艋舺成為大台北最早發展的地區,後在日治時期時更名為「萬華」。

龍山寺已經有兩百多年的歷史,在廟宇多處都可見到精細優雅的裝飾。這裡有全台灣唯一的銅雕龍柱,底部可見翻飛海浪的雕刻,龍飛九天之姿更是栩栩如生。此外,龍山寺的三川藻井由八層斗栱交錯組成,下方還有八個木雕獅座將藻井抬起,完全沒有使用任何一根鐵釘,傳統匠師的巧能匠藝實在讓人佩服不已!

我緩緩步行來到中殿前方,欣賞著以「鯉躍龍門」為主題的御路石雕。「御路」是神明的專用道路,也是古代皇帝轎輦的專用道,在此御路石雕上還可見到擬真的鯉魚及蝦蟹等。

龍山寺的主神為女相觀世音菩薩,因此在鐘鼓樓上,可見鳳凰的位置就比龍還要來得高。我還在鐘鼓樓的交趾陶發現了一隻可愛的粉紅小烏龜,原來其名為「長壽龜」,有著企盼前來參拜的信眾都能夠長壽、平安的涵意。

宗教有著安撫民心與勸人向善的力量,而體現宗教信仰所的廟宇場域,同時也是處處皆藝術的寶庫,每一處裝飾,如剪黏、銅雕、交趾陶、石雕等,都有其特殊的勸化意義。這也是我在艋舺龍山寺短短不過數小時,所體認到的宗教力量。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