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古今】來去故宮──阿哥養成記特展 文/丹青 |2023.10.25 語音朗讀 120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清朝阿哥的文房四寶。圖/丹青乾隆受教於祖父康熙大帝之所。圖/丹青阿哥也要學習幾何算術等西學。圖/丹青 文/丹青近日,台北故宮博物院有個一般民眾可能比較感興趣的特展──「阿哥養成記」。因為清宮劇與歷史小說,一般人對阿哥、格格等稱謂很熟悉,對歷朝皇帝也不陌生。而談起清朝皇帝,又以康熙和乾隆這兩個開創大清盛世的皇帝,最令人印象深刻。中國大陸歷史小說家二月河所著十大冊《康熙大帝》,描述康熙「通七種夷語,精騎射,善算學,邃律曆,明樂理,懂醫道;詩詞之工,雖宿學不能過之,一筆字,堪稱一流書法家」。乾隆皇帝幼時也曾受祖父康熙啟蒙,其才華亦是之後皇帝所難及。「阿哥」是滿語,轉寫為「age」,是清代近支宗室子弟的稱呼,他們從小就要接受嚴格的教育,以培養成皇位繼承人及治理國家的人才。滿清入主中原後,深受漢文化影響,亦須學習四書五經與其他歷朝重要典籍。另外滿族來自東北草原,擅於騎箭,此等武藝亦是阿哥們的基本功課。 這個展覽,大致分為三個單元:「阿哥上學去」、「阿哥的功課表」、「阿哥的老師們」。盡量以通俗的解說、圖表、畫片,搭配故宮典籍、文物等,讓民眾了解,阿哥們如何學習皇帝治理國家、皇族輔佐國政該有的知識與素養。由展覽中可知道,阿哥們自六歲起,每日清晨三點即進入書房,從《三字經》、《千字文》開始學習,再到四書五經等典籍;同時也要練習打拳、騎射,打好武藝基礎。展出現場,除了兩大書房及紫禁城外射殿的地點對照圖示之外,還有個圖文對照表,比較了清朝阿哥和現在中小學生的功課表。看起來,阿哥們實在比現在的學生辛苦多了,不但得從清晨三點上課到下午五點,而且只吃兩餐。書法也是阿哥們的基本學力之一,因此現場亦有清宮文房四寶的展示。另外因著西學東漸,阿哥們也要學習西方傳教士帶來的數學、天文、理化等知識。「阿哥養成記特展」,通俗又有趣,還能看到平常難得一見的典籍、文物,錯過就太可惜了。 前一篇文章 【典範長存】明月遠山王仁堪 下一篇文章 【鄉愁的抽象——施承澤雕塑創作展】細微時光 熱門新聞 01【詩】一瞬2025.08.2102印尼佛教學院結業 佛光山教育新頁2025.08.2203朝山禮佛 北海道場孝道月修持2025.08.2204宇宙暗物質2025.08.2105電子書飛躍成長 銷售占比達2成2025.08.2106防腐劑、汽機車廢氣 罹患肺腺癌關鍵因子2025.08.2107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論鬼的形象 4-32025.08.2108緬懷大師、供僧 西澳州議員肯定佛光山貢獻2025.08.2209佛光山加爾各答禪淨中心 同慶印度獨立日2025.08.2110暗物質物理屬性2025.08.2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島嶼拼圖】迷霧之境:八斗子與大坪海岸的低語【文化印象】南門電影書院【書藝心語】USP【寰宇采風】瑞士的縮影 ──盧森【民俗資產】盧經堂古厝典藏舊時光【撫今追昔】稚川丹竈:羅浮山下的故事 作者其他文章【走讀城鄉】孫運璿紀念館 由安身之所到立命之處【走讀城鄉】望春風、傳族聲、傳萬世──李臨秋故居【走讀城鄉】除舊、復古、觀光──七堵彩繪街弄【走讀城鄉】《淡新檔案》發源地──戴炎輝故居【走讀城鄉】擁抱社區的當代建築──師大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