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女性防天敵 營養師教正確補鈣 文/記者陳玲芳 |2023.10.21 語音朗讀 77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防止「鈣流失」最佳運動,為抗壓「負重性」項目,如每周至少三天進行跑步。圖/Pexels 除了從飲食攝取鈣質外,還應每日適度接受陽光照射,讓紫外線活化體內維生素D,幫助鈣質吸收。圖/營養師盧昱臻提供喝牛奶也可補鈣。圖/營養師盧昱臻提供 更年期停經後的女性,鈣質流失直線下降, 如何有效率補鈣,精準維持鈣質曲線?營養師盧昱臻提醒,唯有「正確補鈣」方能事半功倍,需從分次、好食、成分著手。文/記者陳玲芳根據衛福部國健署二○一七年健康訪問調查結果顯示,國內四十五至五十四歲的女性,約六成有經期不規律或已經停經的更年期變化,而對於五十五至六十四歲的女性,則已經有九成以上有經期不規律或已經停經。一進入更年期,對於許多女性來說,是一個生理和心理上的轉變,尤其荷爾蒙水平的改變,跟健康更是息息相關。營養師盧昱臻說,從青春期到二十五歲之間,被視為「儲存鈣質」的關鍵時期,但邁入熟齡、更年期的朋友鈣質曲線「走下坡」速度更快,因此熟齡、更年期的「鈣」選擇,才會顯得特別重要!年過6旬 鈣流失8成國內六十歲以上人口中,一成六有鈣質快速流失的問題,其中八成是女性。女性為何會容易鈣質流失?根據台安醫院資深行政副院長周輝政研究,歸納出三大原因,包括女性的骨骼通常比男性的骨骼更薄、更小;女性停經後,會導致鈣質快速流失;女性比男性長壽,所以受到鈣質流失的影響,更為長遠也更嚴重。因此,熟齡女性與更年期婦女的當務之急,是要努力維持「鈣質曲線」,避免快速的鈣質流失進而誘發相關疾病困擾,危及往後至少二十年的銀髮生涯。鈣質流失,可以依靠補充預防,但「吃什麼」補鈣最快?熟齡、更年期的「鈣」選擇,怎樣「吃對」,才可讓補鈣效率提升?根據國健署去年「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成人每日鈣質攝取量為一千毫克,但因東方人的飲食習慣與體質關係,國人常會攝取過多的「鈉」,而中華民國骨質疏鬆學會曾指出,英國研究顯示,「每攝取一百毫克的鈉,鈣質就會流失一點四毫克。」補鈣良方 飲食日晒加運動盧昱臻營養師表示,在日常飲食中,補充足夠的鈣質以促進骨骼生長,需要「強有力」的食品,一般來說,鈣質的來源分成「動物性」及「植物性」兩種。動物性食物包括牛奶、優酪乳、優格、起司、小魚乾、帶骨魚罐頭、乾蝦米、牡蠣等;植物性食物則有豆腐、豆干、黑芝麻、海帶、紫菜、九層塔、芥藍菜、莧菜、金針、高麗菜乾等蔬菜類。盧昱臻說,除了針對飲食攝取鈣質外,每日適度的接受陽光照射,讓紫外線活化體內維生素D,幫助鈣質吸收;加上規律運動,也可鍛鍊肌肉,增加骨骼強健。她指出,防止「鈣流失」最佳運動,為抗壓「負重性」項目,如每周至少三天進行跑步、快走、爬樓梯、跳舞、騎腳踏車等。倘若從天然食物、運動,都無法抵擋體內鈣流失狀況,那就要借助營養品「補鈣」來達成。然而,吃鈣也有學問,並非一股腦的大量攝取就有效。正確補鈣 事半功倍盧昱臻營養師分享,人體對鈣質的每次最大吸收量約五百毫克。因此,她不建議一次攝取大於五百毫克劑量的鈣,這樣人體反而會無法充分吸收;而選購鈣片產品時,可以挑選適合人體單次易吸收的劑量,例如單份三一五毫克鈣質,是較理想的劑量設計。另外,方便入口,也可降低食用者負擔。盧昱臻建議,可挑選好入口、細顆粒的劑型,好食用、不嗆口且好吸收,更適合熟齡朋友。成分方面,市面上鈣片種類繁多,若是已面臨鈣質流失危機的更年期女性,首要考量,當然是「容易被吸收利用」的類型。檸檬酸鈣 高吸收率達4成盧昱臻表示,檸檬酸鈣吸收率高達四成,且不受酸鹼值影響,可在飯前、飯後食用,即便是胃酸分泌不足的人,也能夠好好利用檸檬酸鈣。她指出,碳酸鈣因為不溶於水,需要「胃酸」協助解離鈣離子,其碳酸根結構會與胃酸發生化學反應,產生二氧化碳、導致脹氣產生;且碳酸鈣在「空腹」時吸收率較低,因為碳酸鈣需要胃酸作用,而胃酸要在飯後才會分泌。因此,碳酸鈣需在「飯後」食用,才能有效發揮作用。針對最需要補鈣的更年期與銀髮族,盧昱臻營養師提醒,要挑選單份五百毫克以下的鈣劑量,並適量「多次」補充。她也針對四種不同狀況,提供以下補充建議:一、日常保養維持:每日至少三次。二、含鈣食物補充少:每日至少四次。三、睡覺時抽筋∕常翻來覆去:每日至少四次(其中一次睡前補充)。四、指數異常者∕接受療程中:每日至少五次。補鈣禁忌 注意5大影響吃了一堆鈣片,卻感覺在吃「安慰劑」,到底有無被吸收、真正補充鈣質,正是大家最擔心的事。因此,盧昱臻提醒大家,有五件事要注意,包括有些食物必須避免同時與鈣片一起食用,否則,即便選對適合自己的鈣片,也無法精準維持你的鈣質曲線。一、避免同時喝咖啡、可樂、茶:因為咖啡的咖啡因、可樂的磷酸鹽、茶的植酸,會與鈣質結合後排出體外,二者需間隔兩小時以上,避免影響吸收。二、避免與「鐵質」一起補充:鐵與鈣會相互抑制,降低鈣質吸收率。含鐵量較高食物,包括動物內臟、芝麻、紫菜及海帶。三、避免與過量含「磷」食物或肉類一起補充:磷在腸道被分解成磷酸根(Phosphate group)後,容易與鈣結合成「磷酸鈣」,沉積在腸道。過多的鈉和磷,會減少腸道對於鈣質的吸收,增加鈣流失。四、避免「高磷」食物與菸酒:高磷食物包括燕麥片、糙米、肉鬆、雞蛋豆腐、堅果、動物內臟、蛋黃及優酪乳等。同時,應避免抽菸、喝酒,因為會使尿鈣排出增加。五、避免同時攝取「高纖」食物,飲食中攝取過多的纖維(如豆類及蔬菜等),容易造成鈣的吸收率降低。因此,建議「高鈣」及「高纖」食物,可在不同餐、分開食用,以達到較佳的吸收效果。 前一篇文章 醫生打破「以形補形」迷思 補鈣應攝取這些食材 下一篇文章 【養眼專欄】針灸、吃補等 能改善飛蚊症嗎?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3【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6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10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中醫專欄】良藥苦口嗎? 甘口的也是良藥喔!【養生達人】蔡珮蓉復刻阿爸點心鋪 幸福甜食無負擔【養眼專欄】什麼是繼發性白內障?護膚調免疫 從生活做起聊聊心裡事 AI 能取代心理諮商嗎?用敬畏之心 擺脫存在性焦慮 作者其他文章視病猶親分享仁心 醫養合一推手張育美養生觀光旅遊熱潮 大人囝仔一起來【人間有仁醫】 陳志金 鬼門關前守門員毛孩心事誰人知?音樂車 慰病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