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打破「以形補形」迷思 補鈣應攝取這些食材

 |2023.10.19
438觀看次
字級
骨質疏鬆症是全球僅次於心血管疾病的第二大流行疾病,平均每5人就有1人有骨鬆危機。圖/Freepik

【本報台北訊】國人近年雖然已經有「補鈣」存骨本的概念,但民眾深根蒂固的「以形補形」概念,往往會喪失補鈣效率。北醫附醫營養室主任蘇秀悅表示,坊間流傳喝大骨湯可以補鈣,是錯誤聯想。

人體骨骼在20歲到30歲間達到骨質密度高峰,之後隨年齡增長骨質會慢慢流失。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骨質疏鬆症是65歲以上老人常見慢性病的第4位,國內50歲以上男性中,每5人就有1人有骨質疏鬆症,其中女性的比例更是男性的2倍。

北醫附醫骨科部主治醫師王柏堯表示,骨鬆最擔心是引發骨折,如果長輩骨折恐增加臥床率,骨折好發於髖部、脊椎與手腕處等3個部位,其中以髖部骨折最容易引發嚴重的併發症。

近期研究顯示,台灣髖骨骨折發生率是亞洲區第1名,全世界第9名,而骨質疏鬆症病人骨折的風險比一般人高出2-4倍,更重要的是,根據研究,一旦出現第一次骨折,約有50%的病人會再發生第二次骨折。

蘇秀悅表示,民眾平時應該要攝取足量的鈣質,同時得搭配有氧運動、肌力運動,最重要的是要有適當的日晒,合成身體的維生素D,幫助鈣質的吸收。平時飲食建議,每天可以吃豆腐半盒、豆乾2片,搭配高鈣食物如黑芝麻等。

平時飲食建議,每天可以吃豆腐半盒、豆乾2片,搭配高鈣食物如黑芝麻等。圖/曾增勳

《延伸閱讀》不喝牛奶也能補鈣 吃素食存骨本更好

蘇秀悅表示,千萬不要誤信偏方,特別是以形補形,通常不會補到足夠的鈣質,另外,預防骨質疏鬆症不只是預防骨質流失,骨本的基礎建置也是非常重要。在孩子生長發育黃金期,提供孩子足夠的蛋白質及鈣質,讓孩子有足夠的原料來建置骨本,也是預防骨質疏鬆症的重要對策。

圖/Unsplash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