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古慨今】方便法門

文/星雲大師 |2023.09.30
357觀看次
字級

文/星雲大師

竺法蘭法師,中印度人。他博學強記,曾諷誦數萬章經論,為西域諸多學者的導師。東漢明帝時,竺法蘭與迦攝摩騰,同受蔡愔之邀,前往中土弘法。

當時佛教初傳入中國,受到道教強烈的排斥,有些身懷法術的道士,便要求與佛教沙門公開比試神通,互較誰的道行高深。因此明帝下旨,於空曠處排列兩排案桌,一邊放道教經典,另一邊則放置佛教經典及佛陀舍利,讓雙方互相較量競技。

只見道士們趾高氣昂地入場,或騰空或土遁而至,而佛教代表則為竺法蘭及迦葉摩騰,待雙方坐定之後,道士首先發難,口中念念有詞,企圖以神力將佛典燒燬,然而佛教的經典不但絲毫無損,反而佛陀舍利於此時射出萬丈光芒,祥光照射在道藏上,道藏立即燃燒了起來,化成一堆灰燼。

此時,迦葉摩騰、竺法蘭騰空飛起,說道:「顯現神通,不過是為了感化愚頑眾生之方便法門,終非至高無上之道。」漢明帝對迦葉摩騰和竺法蘭的功行甚為崇敬,於是下令在京城建立四座寺院,做為女眾出家的道場,又在城外建築三座寺院,讓出家的男眾修行,中國自此有了修持梵行的出家男女二眾。

由於此次鬥法的勝利,佛教終於在中國播下了種子,並且開出奇葩。



釋初參曰:古之大德為了弘法度眾,偶爾也會權巧運用神通,畢竟,神通示現比宣講佛理,更易於被眾生接受。神通雖然不是究竟的解脫至道,但仍不失為弘法度眾的方便法門,然而修行人仍應從基本的持戒修行及涵養德行入門,而非一心專求神通,因為神通只能在有形有相上求,而佛法般若的空理,才能無所不遍、無所不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