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說

整理/黃朵而 |2023.09.28
4001觀看次
字級
整理/黃朵而

整理/黃朵而

01.

劉佩菁剛出生時,就被診斷罹患「遺傳性表皮分解性水皰症」,全身8~9成都是開放性傷口;但她沒有自怨自艾,而是不斷挑戰自我,學鋼琴、考取街頭藝人證照,還以自身故事設計「38(諧音傷疤)兔」,希望更多人認識罕病患者的堅毅。劉佩菁認為:

「每個人都能創造屬於自己的精采人生,再苦再難,也別輕言放棄。」

02.

美國顏料採集者古斯塔夫森(Heidi Gustafson)2017年成立藝術研究網站「Early Futures」,尋找、記錄最古老天然顏料:赭石(Ocher);她表示,只要跟著水流,就能找到礦物質,沿海地區、河床、排水溝、廢水處理廠等,都是她常去的地方。古斯塔夫森分享:

「雖然有些地區看起來像『垃圾場』,但隱藏著極其豐富的礦物顏料,簡直像是地球的魔法。」

03.

李美蘭一生奉獻教育,守護彰化花壇國中近54年,學生暱稱她為「阿嬤老師」;從教師退休後,她除了加入高關懷學生輔導行列,將迷途的青少年導入正軌,也在花壇社區義務教授手工藝,讓社區老人動手又動腦。李美蘭表示:

「做教育義工是最幸福、快樂的事,此生無憾。」

04.

2008年,劉耀升開始10年打工度假的生活,他從美國起步,接著到澳洲、愛爾蘭、英國等,豐富人生的深度與厚度;2018年,他決定回到台灣,去年通過國考成為鐵路局站務員,如今在阿里山奮起湖站任職。劉耀升說:

「對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全心投入,工作時認真投入,玩時盡情去玩,就能心想事成。」

05.

眼見印度首都新德里愈來愈少麻雀,卡特里(Rakesh Khatri)2012年開始以椰子殼、棉花、黃麻、藤條等材料,為都市麻雀築巢;至今,他已打造逾63萬個鳥巢,並在印度各地學校、企業舉辦4000多場築巢工作坊,影響超過120萬人。卡特里常告訴孩童:

「我們不能透過奪走鳥類的房屋,來建造我們的房子。」

06.

陳燕麟是一位醫師,也是肌肉萎縮症病友,他曾因為患病而陷入低潮,大約花了11年走出憂鬱,即便手腳的功能愈來愈差,他也能樂觀面對;身為肌肉萎縮症病友協會理事長的他,期許自己做病友的「亮點」,鼓勵他們走出家門,陳燕麟認為:

「對於病友來說,比起外在事物,更重要為了自己的心情努力,跨出自己的黑暗森林,可以感受到完全不同風景。」

07.

塔拉納.伯克(Tarana Burke)是美國社會運動家,她2006年發起「Me Too」運動,旨在建立共鳴、支持受害者;該運動直到2017年美國女星米蘭諾(Alyssa Milano)在社群網站推出類似活動,促成兩人的合作,將「Me Too」推展至全球。伯克說:

「我們欠未來世代一個世界,在那裡再也沒有性暴力,我相信我們可以建構出那樣的世界。」

08.

在中國大陸上海讀大學的江夏,因為兩次「公車旅行」出名,一次是去年12月,他花9天從上海坐公車到北京;另一次是今年開學,他花4天坐公車從合肥到上海。儘管公車旅行耗費時間長,也沒有比高鐵省錢,但江夏在過程中體悟到:

「生活是更長的旅途,顛簸、晚點、上錯車都在所難免,最重要的,是永遠滿懷熱情地奔向下一個站點。」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