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烏爾善 尋找貫穿幾千年的價值判斷 文/記者彭卓 |2023.09.24 語音朗讀 43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第18屆中國長春電影節開幕式現場,寧浩、烏爾善、郭帆、王寶強(左二至右二)4位導演在台上接受採訪。圖/新華社封神第一部宣傳海報。圖/新華社圖/新華社 文/記者彭卓電影《封神第一部:朝歌風雲》在中國大陸火爆上映,導演烏爾善說,如何能把傳統文化、經典藝術,和貫穿幾千年的一些價值判斷和人格標準,用當代電影的方式表達出來,是他最想做的事。由烏爾善執導,費翔、李雪健、黃渤、于適等主演的電影《封神第一部:朝歌風雲》在中國大陸火爆上映。影片通過具有時代感的視聽語言,為觀眾呈現了一個生動瑰麗的神話世界,票房成績斐然。故事與自己有關第八十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期間,導演烏爾善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封神第一部》不僅以創新技術打造超凡視效,更是以當代視角和世界胸懷重塑「封神」傳說,展現中國傳統文化的無盡魅力。烏爾善說,他一直關注的話題,就是如何能夠把傳統文化、經典藝術,以及貫穿幾千年的一些價值判斷和人格標準,用當代電影的方式表達出來。他說,神話故事並非原創,神話故事更接近於一個民族共同的集體無意識,是集體創作的,是全民族的共識。之所以流傳三千年,是因為每個人都覺得這個故事跟自己有關,所以才會成為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給孩子、給孫子講的睡前故事,它往往變成了一種非常公共化的敘事方式。「所以我要拍一個『封神』相關的電影神話史詩類型,其實追求的也是普世性或者是通俗性。在這個通俗的神話故事裡面,我們能看到貫穿了幾千年的對中國人來說,他們相信的那些,無論是情感的價值,還是道德的價值,還是人性的目標。」直面人性的抉擇「封神」系列影片取材自明代古典小說名著《封神演義》和宋元話本《武王伐紂平話》。烏爾善表示,影片是在商周易代的大背景下,以史詩風格的長篇敘事手法,將貫穿幾千年的道德準則,以及直面人性抉擇的情感衝突,戲劇化地呈現在大銀幕上。烏爾善說,因為這個電影其實對中國人來說,是最有代表性的神話史詩的故事。「不但中國的觀眾要理解,不同文化的觀眾,也最好沒有理解上面的障礙,這是我追求的目標。所以我希望它是最通俗的,然後也最易於理解的,然後它也是用大眾都已經接受的電影語言,無論是中國觀眾,還是國際其他國家的觀眾,都能理解的。」以很簡單的線性的敘事,讓一個一個人物去講他們的性格,講他們的戲劇衝突,「然後最終我們的重要,主要的角色,像這些年輕人姬發,你叫他們有一個對善與惡的判斷,對真與假的識別,最終他回歸了自我。」據了解,主創團隊計畫用三部曲的形式演繹封神故事,《封神第一部》為《封神三部曲》開篇之作。新華社港台部供稿 前一篇文章 【古生物學者】邱占祥、鄧濤 帶領團隊記錄地球故事 下一篇文章 【北京人藝院長】馮遠征 擁抱生命裡的每個角色 熱門新聞 01補充纖維、鈣、鎂、鉀 預防多種疾病風險2025.11.1102印尼佛教大學、佛光山叢林學院 簽MOU2025.11.1203【遊藝筆記】 天涯海角一坡翁2025.11.1104多倫多佛光山 獲頒建築文化遺產獎2025.11.1205攝影師造池塘 重建沙漠生機2025.11.1106【臆想截圖】 蔥蘭今生與來世2025.11.1107佛光會參與COP30 推廣環保與心保2025.11.1308比利時國小師生 靜坐、抄心經2025.11.1109【論愛談情】愛,無須卑微2025.11.1110法華禪寺皈依典禮 佛子開啟修行旅程2025.11.1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天文學家】劉博洋 用熱愛鏈接大眾與星空【天文學家】鄧李才 找到世界級天文台址【西蘭卡普傳承人】唐洪祥 織錦裡的土家風情【苗繡傳承人】龍祿穎 針功夫 繡出錦繡天地【湘繡傳承人】江再紅 新創意 弘揚工匠精神【易水硯傳承人】鄒天然 硯雕藝術讓石頭成倍增值 作者其他文章《紙上刀繪藝術家》王靜 生活是最好的美術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