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豐子愷
文/林少雯
吳諸葛恪征淮南歸,朝會之夜,精爽擾動,通夕不寐。嚴畢趨出,犬銜引其衣。恪曰:「犬不欲我行耶?」出仍入。坐少頃,復起,犬又銜衣。恪令從者逐之。及入,果被孫峻所殺。
──干寶《搜神記》
這幅〈犬勸避禍〉的護生畫,取材自干寶所著《搜神記》一書。內容記載三國時代孫吳大將諸葛恪領軍征戰淮南,不幸戰敗而歸。回到京師後,第二天準備要上朝覲見孫峻,報告戰況。
諸葛恪(二○三~二五三),字元遜,琅邪陽都(今山東沂南)人。東吳重臣諸葛謹之子,身為東吳的權臣和太傅,後遷升為大將軍(一說官至丞相)。孫權臨終時任命其為輔政大臣,輔助太子孫亮。
孫亮即位後,諸葛恪獨攬軍政,初期努力籠絡民心,東興之戰勝利後頗有眾望。但之後窮兵黷武,大舉進攻魏國,最終輕敵大敗而回,漸失民心卻未有反思,仍獨斷專權。諸葛恪最後遭到孫峻刺殺,並夷滅三族,死時五十一歲。
話說,諸葛恪要去覲見孫俊的前一晚,毫無睡意,精神不濟且恍恍惚惚的,在床上整夜輾轉難眠。第二天一早,他穿戴整齊準備要上朝去,官邸中一隻他平日很疼愛的狗,忽然咬住他的衣服不放。
這隻狗從來沒這樣過,諸葛恪覺得事有蹊蹺,心中很是不安。他心事重重地摸摸愛犬的頭,並對牠說:「你不讓我我出去嗎?」說著,他便踏出家門,但之後又折返回家,並坐下來沉思了一會兒。
諸葛恪心想,該面對的終究要面對,逃也逃不掉。於是他又站起來,再次上朝去,可他的愛犬不依,又奔過去咬住他的衣服。諸葛恪輕聲斥責,令愛犬放開他的衣服,好讓他出門。但是愛犬依舊不肯鬆口。諸葛恪不得已,只好叫隨從將狗拉開,並將牠趕走,隨後上朝覲見孫峻,果然獲罪被殺。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諸葛恪的愛犬預知主人此去將永不再回來,拚命想留住主人,救他一命。想像諸葛恪叫隨從將愛犬拉走時,狗兒叫得有多悽慘,那畫面實在令人心酸!
狗如此靈通,能事先預警,讓主人知道危機將至,可是依然救不了主人,真是奈何!狗兒的這片丹心,也無處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