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書生而獲欽賜官帽 里港福德祠土地公好神威 

王淑芬 |2023.09.03
5605觀看次
字級
屏東里港福德祠土地公頭戴官帽!原來是土地公曾護救書生免於書籍雨淋,而因緣獲得清朝道光皇帝頒賜伯公官帽一頂。圖/記者王淑芬

【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土地公戴官帽!多數民眾敬拜的土地公都戴員外帽,但是屏東里港福德祠的土地公卻有一頂展角襆頭帽。原來里港這尊土地公曾護救過一名從美濃路過的書生免於書籍雨淋,後來書生高中進士,故事也讓道光皇帝所感動而欽賜官帽一頂。

里港福德祠廟務許芸瑋今天受訪指出,從小在福德祠廟埕前嬉戲長大,從長輩和耆老的傳說中了解土地公是守護鄰里民眾的平安,尤其里港土地公戴官帽的傳說更為人所樂道。

他說,阿公曾說過,土地公的帽子是清朝皇帝的官賜,後來地方人士為了讓伯公有更莊嚴的神貌,民眾為祂打造全新的展角襆頭帽,是里港福德祠土地公的特色。

長期以來致力於地方奇廟迭事研究的文史工作者劉自仁在「亂世中的人神傳說」中指出,土地公算是最基層的神明,職位相當於現在的里鄰長伯,照理說並不具官職,所以大部分都頭「員外布帽」。

劉自仁說,里港福德祠要溯源於清雍正11年,當時是一間不起眼的小廟,直到清道光9年,美濃竹頭角(即今日的廣興里)出了一名進士,才將福德祠改建為一座三間起造的廟宇,並讓土地公改戴官帽。

圖/記者王淑芬

尤其,正殿前還豎了一座八角旗竿台,代表土地公外巡可乘八抬大轎,文武官員到此需下轎下馬參拜。許芸瑋說,傳說中的這名進士是台全灣的首位客籍進士黃驤雲。

劉自仁考證,黃驤雲本名黃定傑,他的父親黃清泰是書生習武,曾在嘉慶年間任艋舺都司,之後也調任彰化都司等職。他希望兒子能讀書求取功名,於是請私塾老師教黃驤雲識字讀聖賢書。

道光9年,黃驤雲準備進京赴考,有一天在路過里港時,忽遇滂沱大雨,急忙進入福德祠避雨,無奈簡陋的福德祠裡面也滴滴答答的下著小雨,他只能躲進神案下,心中擔心的是一冊冊的書籍,一旦沾溼恐怕模糊難辨,功名夢碎。

正當黃驤雲愁眉不展一心祈求伯公護佑之際,雷停雨歇。他焚香祝禱,抱著一本本的書籍敬拜道別伯公,並承諾金榜題名就會為伯公蓋廟建祠。劉自仁說,黃驤雲在道光皇帝時殿試被欽點為進士。

圖/記者王淑芬

成了全台第一名客籍進士,黃驤雲不負眾望,朝廷授以工部主事之職。他曾面聖分享里港伯公對他的庇佑之恩,不禁令道光皇帝也感動於伯公的神跡,於是欽賜官帽、官服和官旗敕封土地公。此後,里港伯公改戴官帽、神威凜凜。

許芸瑋說,父執輩耆老流傳,里港福德祠伯公的角襆頭帽很有特色,珠飾、玉珮等都是皇帝欽賜,地位不同凡響。有近200年戴官帽伯公的故事讓所有里港人與有榮焉。


圖/記者王淑芬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