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提醒,雖然天熱容易讓人心生不悅,但還是要克制住脾氣,否則恐會引發心臟疾病。圖/pexels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炎炎夏日,一出門就熱到融化,連日高溫也讓不少人的「火氣」隨之上漲,心浮氣躁、容易被觸怒!上班族謝小姐,從小朋友開始放暑假開始,就經常與同事發生摩擦,任何小事都會讓她感到煩燥,身旁的人調侃她「是不是得了躁鬱症?」這也讓她懷疑自己是否真的生病了!
萬芳醫院精神科醫師陳奕安說,當人處在不舒服的環境,像是氣溫過高或過低時,容易讓原先情緒不穩定的人增加額外的壓力,讓焦躁不安的情緒被堆疊、放大,因此出現比較莽撞的行為。暴躁、易怒,是許多人對躁鬱症的既定印象,其實躁鬱症又稱「雙極性疾患」,症狀表現並不僅限上述症狀。
罹患躁鬱症的病人,情緒會不斷在「躁期」和「鬱期」間擺盪,前者發病時就像精力充沛的電池,會出現亢奮、衝動不計後果、過度自信、思緒跳脫現實、各種欲望上升等情緒高昂的表現;而後者,就像洩了氣的皮球,會出現心情低落、對周遭事物不感興趣、自我價值低落、猶豫不決,甚至自我傷害等負面低迷行為。
陳奕安表示,大部分個案的症狀,會在躁期和鬱期間擺盪,也會有症狀相對穩定的緩解期,因此醫師會針對不同時期作個別治療。陳奕安提醒,當民眾出現疑似憂鬱或躁鬱的情況時,適時就診,評估藥物治療或心理治療,都能獲得良好的改善。平常也應透過有氧運動、充足睡眠、減少壓力等方法,調節情緒與降低復發的風險。
「雖然天熱讓人心生不悅,但還是要克制住脾氣,否則容易引起心臟疾病!」萬芳醫院心臟內科醫師莊再庚也提醒,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在情緒大起大落時,會刺激交感神經特別活躍,就會出現胸口悶、喘不過氣、甚至心絞痛症狀。建議民眾,平常盡量讓心情維持在「平穩」狀態,才不會引發心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