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剩食 找到重生商機 文/淳恩 |2023.08.26 語音朗讀 678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醜蔬果在巧手之下也可以變成道地的泰國美食。圖/粩泰泰每天有數十萬人在Foodsi上找尋驚喜包。圖/foodsiNG食材一樣安全,我樂於將安全的貢獻到惜食櫃。胡麻堅果沙拉。圖/粩泰泰外型不佳的醜蔬果,其實跟食材品質並無正相關。 圖/新北市惜食分享網Foodsi上時時有驚喜包推出。圖/foodsi葉柏軍希望民眾用銅板價就可以買到物超所值的良食。圖/Tasteme圖/123RF 文/淳恩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統計資料顯示,全球每年生產的糧食中,高達1/3、總數約13億公噸的食物,在送到零售商或消費者手上前就被浪費掉了!FAO更發表《2022年世界糧食安全與營養狀況》指出,去年全球約有8.28億人飽受飢餓之苦,意思是全球每9人當中就有1人挨餓,且大約有31億人負擔不起健康飲食。亦即,如果已開發國家的農糧產銷體系,每天若能不隨意浪費可食用的糧食,加起來每年可以多養活全球 12.6億人口。事實上,綠色和平組織曾直指:台灣人食物浪費的程度,可與歐美國家「並駕齊驅」,且為亞洲之冠,比日韓等國多浪費20%,更是東南亞國家8倍以上……無論上述統計資料準確性如何,如何減少食物浪費,都是值得國人省思的議題。以下便藉由案例說明剩食可以如何創意被利用。Foodsi 化剩食為驚喜包!2019年,一家總部位於波蘭華沙的新創公司,成立了線上餐飲平台Foodsi。媒合食材送上餐桌自創業以來,創辦人Mateusz Kowalczyk與其夥伴,秉持「零浪費」的理念,鼓勵用戶透過App連結地方的3000多家餐館、麵包店或咖啡廳,下單選購商店當天未售出的食物,「出手拯救」那些本來會被扔進垃圾桶的食物,甚至把多出來的食物,送到需要的人手中。「波蘭每年浪費了500萬噸食物。」因為看見家鄉存在糧食浪費的問題,再加上本身曾經在哥本哈根、華沙的餐廳工作,讓Kowalczyk有了創業動機──確保這些(浪費的)食物最後擺上消費者的餐桌,而不是放進垃圾桶裡,為餐館提供額外的收入來源,並為顧客節省開支。他的想法是創造共好價值,既讓餐飲商家不必丟棄完好的食材,也讓顧客能夠在剩食消費上,享受至少50%的折扣。半價購得美味食物Foodsi的官方網站強調,這些賣不完的食物,會以「驚喜包」的方式讓消費者選擇。消費者只要從Google Play或App Store上,下載應用程式並創建一個帳戶,再從喜歡的餐廳選擇驚喜包裹,就可在商店關閉前或隔一天前往領取。Foodsi的官方網站提醒會員:「如果不能即時領取包裹,請提前通知我們,我們可以取消你的包裹並退還你的錢,而且這些食物不會被浪費,其他人仍有機會拯救它。」 這家新創公司在推出後第3年,成功吸引了超過80萬名的用戶,並成功爭取到3000多家餐廳合作,主要分布在華沙、樂斯拉夫、克拉科夫等3城市和波茲南,其中包含知名餐酒館KarmaMa Bistro、素食餐廳Vege MIASTO等,以及華沙知名的連鎖店Aromat與Batida。三年有成後勢看好對此,Foodsi團隊自信地向合作業者指出,平台能夠為店家帶來的年附加價值是平均為波蘭幣2萬9000元(換算約新台幣18萬4616元)。而亮麗的成績,也讓Foodsi於2021年、2022年,先後成功募得合計150萬歐元的創投資金,讓Foodsi有能力更新App,不僅擴大影響力,促使合作餐飲場所數量提升2倍,用戶更成長2.6倍以上。Foodsi不但挺過疫情,被認為有潛力成為歐洲線上餐飲服務市場的重要參與者,可「透過減少食物浪費為所有人帶來價值」,Foodsi並計畫今年進軍新市場,將App的服務範圍,從餐飲業擴展至花店、寵物店、化妝品店。惜食是一種生活選擇據統計,台灣每天的廚餘量堆積起來,可以超過60座101大樓,數量令人驚悚。新北市政府從2016年起,成立「新北惜食分享網」,聯合企業、餐廳、學校等單位分工落實與運用食材,更生活化地達成目標、推動新飲食運動,不少咖啡廳、泰式料理、餐酒館都參與這項革命中,推動至今已經有880公噸的食材被妥善利用,不禁也令人好奇這些本該被淘汰的食材,如何在盤中蹦出第2生命?餐酒館 將醜蔬果變成佳餚「餐飲與加工業者應肩負惜食的責任與使命。」Buddy House壹耗店負責人陳可為,2020年,在一次機緣下接觸到「新北惜食分享網」平台,身為在宜蘭種稻的青農毅然投入行列,決定在自己經營的餐酒館中,善用醜蔬果或過熟的農產品。雖然西式料理在食材的運用上,有許多限制與挑戰,陳可為卻輕鬆笑答,其實西式也可以有很多選擇,馬鈴薯、紅蘿蔔、番茄……他逐一細數,要應用並不困難,甚至設計成限定餐點還挺受歡迎,「反而因為在地生產很新鮮,所以口味表現上並不差呢」。泰式餐廳 巧手變身異國美食「每年食材被丟棄的量真的很恐怖。」泰式料理「粩泰泰」負責人葉佳濬說,泰式餐廳不光只是辛香料濃厚的料理,也會根據不同的食材進行各種變化,好比黃瓜、番茄、檸檬、高麗菜……都是泰式料理中常見的食材選擇。葉佳濬說:剛開始在店裡張貼海報,告知消費者餐廳將進行惜食行動,顧客便開始主動告知哪些菜不要加,以免浪費。更因為店址地緣接近亞東科技大學,上門消費的大學生們不只餐盤吃得很乾淨,也真切感受到年輕族群真的很在乎惜食議題。「食材就是食材,長得醜不代表有什麼不一樣。」在台灣疫情最嚴峻的時刻,面對醫護人員不分日夜的辛勞,葉佳濬曾選擇拉下鐵門做便當送到醫院,也在平時準備愛心餐,提供給社會上需要的人,讓原本要被丟棄的食材,延伸成為不一樣的異國美食之愛。Tasteme剩食變良食惜食平台Tasteme創辦人葉柏軍,不忍許多食物明明仍在賞味期內,卻因為離期限過近又賣不完,最後只能落得銷毀一途或成為廚餘,決定成立共享平台,讓無力負擔高價便當的月光族,餐餐都有50元便當可買,還能將「剩食」變成可食用的「良食」。葉柏軍在創業前,偶然在路邊看到一個黑色袋子,裝著準備丟掉的新鮮甜甜圈……他走遍西門町到台北車站附近的100家餐廳,詢問是否有「減少剩食浪費」的需求,結果有1/10的餐廳表示「極有需要」。2021年4月,他和國中同學合作推出「Tasteme」app,當時約有120間合作店家,主要是自助餐店、手搖飲店,結果一推出就有數千人響應,隨著名氣增加,如今已有上萬人響應,也有包括家樂福、聖瑪莉等大型業者加入。Tasteme鼓勵民眾在app上透過儲值T幣,來購買合作店家的福袋,福袋內所裝的是店家沒賣完,卻又還沒過賞味期限的產品……例如便當店於店家休息前,推出每個50元、不限菜色的便當;或是關店前一大袋麵包50元,或一袋100元的生鮮蔬果驚喜包……比原價至少打5折以上。 前一篇文章 自費購買碳抵換 就能自由搭機嗎? 下一篇文章 讓循環再利用成為生活習慣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3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10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交通號誌 夏日減秒因應 未來建築潮流 和小生物當鄰居倫敦空汙地址 改變歐洲房價網購減碳 從包裝循環利用做起 作者其他文章健康意識高 運動職類趁勢而起巴克幫 培訓再送養 浪浪零退養退休教練 助人找到人生願景生態失恆 海膽將海藻林變荒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