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綠島的活珊瑚,面臨了其他生物競爭、白化等環境壓力,正逐漸退化中,亟需保護。
第一次發現大規模的珊瑚白化現象,是在1987年波多黎各西南海岸。潛水人員發現珊瑚礁上冒出混濁棕黃色液體,向上延伸達15公分高。後來海洋生物學家證實,這些混濁物乃是數十億隻從珊瑚組織中釋出的死亡共生藻。
數天後當地漁民發現,珊瑚礁頂端的珊瑚蟲由原本的繽紛色彩,變成駭人的骨白色。因為失去了顏色亮麗的共生藻,便可直接看見珊瑚本身的白色鈣質骨骼。
目前學者推斷造成珊瑚白化的環境壓力或變遷,包括長期處於異常溫度、疾病、過量陰影或紫外線、沉積物、污染、鹽度變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