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今年是國際珊瑚礁年,有別於多數學者將造成「珊瑚白化」的矛頭指向地球暖化,一項由歐盟執行委員會委託進行的研究顯示,海灘遊客所使用的防曬乳,恐怕是造成珊瑚白化的主因之一,即使只有少量也能引起珊瑚礁的白化,估計全球高達10%的珊瑚礁因此面臨白化威脅。
義大利研究團隊採集了印尼、墨西哥、泰國與埃及等地海域的珊瑚,將防曬乳加入珊瑚礁周邊海水後在海水與淡水觀光區周邊都能監測到防曬乳與其他護膚產品的化合物,先前的研究已顯示,這些化學物能在水生動物體內累積,並被分解為有毒物質。發現,少量防曬乳都會使珊瑚在2天內分泌大量黏液,顯示珊瑚受到明顯環境壓力,並在4天內完全白化。
研究人員同時也發現,珊瑚周邊海水的病毒濃度增加了15倍,顯示防曬乳可能會促進潛在的病毒感染。殺蟲劑、碳氫化合物與其他污染物,也會引發藻類或珊瑚釋出病毒,加速白化過程。
根據世界貿易組織的資料,全球約1成的旅遊業分布在熱帶地區,估計一年有4000至6000公噸防曬乳流散於珊瑚礁區,而塗抹於身上的防曬乳,在入海20分鐘內,會有25%跑到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