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星,四川璧山縣人。少時家貧,寒窗苦讀,但場屋屢困,年二十又五,仍是布衣白丁。他好詩文對聯,多是不滿當時社會之作。一八九九年,因參與義和拳練武,事敗被官府通緝,流落滇、黔多年。辛亥光復後,才回歸鄉里,專以醫術濟世救人,拒談政治,並博得一方醫名。
本城徐伯瑜,綽號「假斯文」,王星先生之表弟。徐氏乃本邑之書香門第,到了徐伯瑜,竟不學無才,且與「阿芙蓉」(鴉片)為伍,遂致家道中落,唯以替人書寫詞狀,也是狗屁不通,故時人稱之為「假斯文」。一九三一年,歲逢辛未,徐伯瑜為了發泄腹中牢騷,反覆琢磨數天,得了一副嵌字春聯,自覺欠佳,專程去王星醫館求教。王星接來一看,上面寫道:
辛苦忒多 亦當度歲
未能免俗 也要過年
王星看罷嘆息道:「可惜,此聯係患先天性心臟病和缺肢病,生來就是一副殘廢聯,須動大手術脫胎換骨,方可有救。」徐伯瑜謙恭地道:「請表兄大筆斧正。」王星稍加思索,就在處方箋上揮筆寫出一副嵌辛未年號的春聯。聯云:
辛苦無邊 仍道閒情延歲月
未經有顯 每懷佳興度春秋
徐伯瑜連聲讚好,拿回去照樣寫出,貼於門上。一些文人墨士看了,稱讚「假斯文」也能撰寫這樣好對子。但不久,大家都知道此對聯是王星醫生手筆,在欽佩王星的同時,更加增添了對「假斯文」的鄙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