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世天才莫札特

文/Sven |2023.05.02
1360觀看次
字級
圖/123RF
圖/123RF

文/Sven

莫札特1756年出生在奧地利的一個音樂世家,他3歲開始接觸音樂彈琴,父親很快就發覺到莫札特的天賦,積極開始栽培他。老莫札特發現莫札特的雙耳靈敏無比,專注力異於常人,對樂曲的記憶力驚人,聽過的曲子,不論長短,可以一音一句背寫下來;看到艱深的樂譜,眼睛會發亮,遇到不懂的地方,不但不會退縮,反而會沒日沒夜狂熱地鑽研。6歲時,他已成為一名嶄露頭角的作曲家和一名出色的鍵盤演奏家,父親便帶著姊弟兩人在歐洲數十個城市與宮廷巡迴演出,結果轟動一時,莫札特從此獲得了音樂神童的美名!

海頓曾說:「後代子孫在下個世紀將看不到這樣的天才!」

莫札特的全能,不論是輕快的、浪漫的、哀傷的、甚至雄偉的曲子他都能寫,而且所有作品都充斥著優美旋律,還具有安撫人心效果。他在短短35年的生命中,創作了超過600件作品,包括歌劇、鋼琴曲、獨唱曲、交響樂、協奏曲、室內樂、合唱曲等各種音樂形式。他的音樂才華也涵蓋多個領域,他既是小提琴家、古提琴演奏家,又是作曲家、指揮家。

莫札特創作的一大特點是作曲速度極快。例如他只花一個晚上就完成了歌劇《唐‧喬凡尼》的序曲,隔天樂團要演奏時,上面的墨水還沒乾透呢;又有一次,他想去玩滾球,但同時又必須幫人寫一首曲子,於是他邊玩邊作,趁玩球時的空檔時間就把曲子給作好了。這種事看似輕鬆、不可思議,其實背後都是努力。

莫札特不管吃飯、走路、跟人談話,甚至坐在馬車上,腦中總是不停在想像、編織各種音符、曲調,這些平時腦中預存的樂曲,總在需要時一揮而就。因此,他的創作原稿非常乾淨,少有塗改,給人一種渾然天成的感覺,這跟貝多芬為了求完美而不斷修改樂譜大不同。

三分天才 七分努力



對於被稱作天才、神童的莫札特自己又是怎麼看的?他說:「認為我的藝術得來全不費功夫的人都錯了,沒有人像我一樣為了作曲花這麼多時間進行大量思考的;沒有一位名家的作品是我不曾反覆辛勤研究過的。」

的確,從3歲起,老莫札特就給他安排了各種嚴格的訓驗與課程,除了音樂理論與演奏技能外,他還要上歷史、文學及法、英、義、拉丁等各種語文。此外,在巡演路途中,父親也要求他不管再怎麼累都要做好能夠隨時上台、當眾表演的準備,表演時聽眾提出的要求即使是刁難,也要滿足他們。總計莫札特一生中有十幾年的時間是為了演出在外來回奔波,每次演出都長達好幾個小時。可見,造就這位不世奇才的並非只有天分,更多是刻苦的練習與毅力,專注與熱情!

歡樂音樂

悲劇人生



跟莫札特作品的多樣豐富相比,莫札特私人的生活經營卻相當慘澹。莫札特的所有成功都得感謝父親的發掘、教育與栽培,以今天的角度來看,他的父親可說是一位成功的音樂經紀人。

莫札特一生戀人無數,但卻沒娶到一個節儉持家的妻子。他過世前兩年奧土戰爭爆發,社會需求緊縮,他的演出收入大減,加上夫婦兩人不善理財,開銷又大,他過世時家中竟然分文不剩,而妻子隨後也跟著改嫁了。

生活的困頓幾乎擊倒了莫札特,但莫札特始終未曾把不好的心情帶到作品中,他曾說:「我心中的歡樂不是我自己的,我把歡樂貫注到音樂,為的是讓全世界感到歡樂。」

或許這就是浪漫樂派作曲家布拉姆斯說過,莫札特的音樂中有一種不尋常的「純粹」的原因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