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龜殼上新世界

文/楊婷婷  |2023.04.26
2940觀看次
字級
圖/123RF

文/楊婷婷

海龜的盔甲外殼,除了武裝備戰、自我保護之外,還兼具慈善的生物運輸功能,不信嗎?科學研究過埃及達哈布(Dahab)外海的綠蠵龜,牠們就能為各種海洋生物,提供免費搭便車的服務!

寄生共生 渡輪交通



海龜殼上,經常有生物附著其上,有些生物是寄生性的,有些則是共生,尤其是非寄生性生物,主要把海龜當成交通工具搭便車,牠們對海龜並不會造成任何威脅。

所以根據研究發現,海龜身上時常可以看到魚類、螃蟹、藤壺、蝦、牡蠣、藻類和其他乘客,以藤壺為例,牠們是一種海洋寄生類的動物之一,一生中有6個不同的外貌階段。剛出生時,只是微小的浮游體,稍長大一些,會自行搜尋可攀附的硬質物體,如岩石或動物的皮膚,以及路過的船隻。因為牠們的觸鬚上有很多剛毛,可以協助牠們粘在這些物體表面,一旦著陸成功,身上的貝殼會收緊,變成我們所熟悉的圓形,牢牢包裹住脆弱柔軟的身體。

藤壺平時依靠海水流過外殼的縫隙時,過濾其中的微生物來存活下來,所以應該是會自己游動的附著物,能比岩石對牠們來說更有吸引力,因為附著岩石上,只能靠海流吃飯,一旦海域出現汙染或者乾涸,就只能坐以待斃了,但是跟著動物或者船隻漂泊,似乎能保證牠們永遠不缺食物地生活著。

許多生物期刊均發表過類似論文,如:赤蠵龜的背上,平均載著3萬5000隻小型底棲無脊椎動物(meiofauna),多半是比0.1公分更小的微小生物,包括線蟲(nematode)、甲殼類生物幼體和骷髏蝦(skeleton shrimp),佛羅里達州立大學的海洋生態學家傑洛恩.英格斯(Jeroen Ingels)說:「在另一種生物身上發現這麼豐富的多樣性」是非常驚人的發現,龜殼上竟然能自成一個生物世界!

散布遷徙 範圍廣泛



不過,無論這些微小動物是如何到海龜身上的,海龜確實起了渡輪的作用,在遷徙時將搭便車的動物散播到遠處,也就解釋了為什麼許多微小生物體,明明無法游到很遠的海域,或無法長距離遷徙而存活,但牠們的分布範圍卻很廣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