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從報章雜誌去瞭解菲律賓這個國家,得到的印象也許是伊美黛的幾千雙鞋子,恐怖分子的炸彈,潛水客被挾持等等。如果去觀光旅遊,也許看到的是美麗的海岸,繁榮的馬尼拉市區,笙歌不輟的酒吧以及好吃的海鮮。但是如果有機會與這個國家的人民多接觸,得到的印象卻會大不相同。
趨勢科技在全球三十七個國家設立據點,選擇菲律賓作為全球防毒技術服務中心,除了因為它工資較廉又是英語系國家之外,菲律賓人樂觀熱情,善良溫馴,在貧困與政府無能當中所展現的韌性,令人特別憐惜。因此當我們計畫全球公益回饋時,特別想對這個國民所得最低的分公司所在地盡一些心力。
經過幾次實地勘查,我們決定參與菲律賓的脫貧建屋計畫,與當地的非營利團體GK合作,出錢出力協助營造社區,提供住屋給貧困家庭入住。
除了鼓勵各國員工組團前往菲律賓一起勞動,去年夏天我們也舉辦青年夏令營,帶領三十位台灣的高中生與大學生參與造屋計畫,每期五至十天,住在馬尼拉郊區的工寮中,每天與當地工程師和受惠貧戶一起工作,午休時間就與當地兒童互動,帶遊戲或教手藝等等。
平日養尊處優的台灣青年帶著一顆慈善奉獻的心,前往落後地區做公益,卻被感動得羞愧了。
「我們帶去捐獻的玩具衣物是我們用剩的或多餘的,他們為我們準備的食物卻是他們僅有的,最珍貴的。」十七歲高大強健的姜理得眼眶泛紅地說。
「我們住在冷氣房裡抱怨生活無聊,他們住在鐵皮屋裡卻快樂知足。」嬌貴的獨生女兒張玉雯在烈日下拼命搬磚塊,彷彿想為自己的好命贖罪。
一天黃昏,教堂外破爛的籃球架下,一場菲律賓對台灣的籃球賽激烈上演,穿著名牌球鞋、身高平均超過一百七十的台灣青年,對上趿著拖鞋,發育尚未完全的菲律賓孩子,為了國家聲譽拼上了,誰也不讓誰,場外啦啦隊喊破了喉嚨,壓根兒忘記公益這回事了。五場激戰下來,四比一,穿拖鞋的贏了。
孩子們與對手熱烈擁抱,彼此的汗水融在一起,贏的一方得到的是尊嚴,輸的一方學到的是感恩。
十天勞動營的後半段,安排兩人一組寄住社區家庭,上下樓不到十五坪的水泥屋中,一家七八口人,卻把最好的樓上空間讓給客人睡,雖然言語不通,對寄住家庭竟然產生了親情,猛喊著媽媽。「他們給我們這麼多,我們做的實在太少了!」於是化羞愧為力量,一群公子哥兒與千金小姐在大風雨中奮力合作,把一堆垃圾山清理得乾乾淨淨。揮不去的汗水、雨水與淚水,成長的記憶中有了這一幅畫面,終生受益吧!
今年再度招生,準備努力爭取六十名青年夢想起「菲」,網路上一放消息,不到兩周竟有三百人熱烈應徵。他們準備好接受成長的洗禮了嗎?
台灣青年走出去,走向無限的國際天空,幫助人就是幫助自己,最大的付出就是最大的收穫。
(作者為趨勢科技文化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