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的真義 星雲大師 |2023.04.16 語音朗讀 563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unsplash 文/星雲大師佛教將我們居住的世界,稱為「娑婆」,即「堪忍」、「能忍」的意思。因為人活著,不但要忍苦、忍難、忍窮、忍飢、忍冷、忍熱、忍氣、忍怨,也要忍富、忍樂、忍利、忍譽,因此人生在世,不能沒有「忍」的修養與功力。忍,要具備高度的智慧,才能做到「難忍能忍,難行能行」,所以佛陀讚歎忍辱的功德,是布施、持戒所不能及,能忍辱者,方可名為「有力大人」。有人認為,佛教所說的忍,就是要人「打不還手、罵不還口」,覺得學佛都是叫人要忍耐,所以很吃虧。其實,「忍」是能認清世出世間的真相,而施以因應之道。忍是認識、接受、擔當、處理、化解;忍是內心的智慧,是道德的勇氣,是寬容的慈悲,是見性的菩提,是一種無上的力量。佛教所說的「忍」,有三種層次:生忍、法忍、無生法忍。圖/unsplash第一、生忍。一個人要維持生命,必須忍受生活中的各種酸甜苦辣、飢渴苦樂。如:為了工作,必須早起趕車、忍耐天氣寒熱、忍耐睡眠不足等身體上的疲累之苦,乃至人事上的意見不和、恩怨情仇等。可以說,生忍是為了生存在人間所蘊釀的耐力、勇氣,是一種從生活、人際關係的歷練中,自我提升,從中淬鍊出面對困難的智慧與力量。第二、法忍。對於心理上的貪、瞋、痴、成見,能自我克制、自我疏通、自我調適,把心安住在真理之中,不為生滅所動。例如,對於世間上的憂悲苦惱、功名利祿、人情冷暖等,不但不為所動,而且要能真正的認知、處理、化解、消除,進而轉化。法忍就是一種體悟「緣起性空」,明白因緣果報,通達事理人情的般若智慧。第三、無生法忍。即了知一切法本來不生不滅,平等不二,故能達到忍而不忍的最高境界,若能隨處隨緣地覺悟到無生之理,則無所謂忍或不忍,一切都是法爾如是。有一天,寒山問拾得:「世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我該如何?」拾得回答道:「那只有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過幾年,你且看他!」圖/unsplash所以,忍耐是勇氣,是力量;做人要爭氣,而不要生氣。當我們受到了傷害、屈辱時,只要自己本身有力量,就能夠把屈辱、傷害都忍受下來,進而心無罣礙,勉勵自己增加實力,等待好的因緣到來,讓人生獲得重新出發的機會。佛陀在過去生中,身為忍辱仙人時,曾被歌利王割截身體;雖然遭到節節支解,但他絲毫沒有生起瞋恨心。因為他已洞察到身體是假合之相,心意的愛憎喜惡也不過是瞬間生滅;由於沒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故能泯除執相的黏著,而能如如不動,安然受報,可見「無我無相」是最上乘的忍力。佛陀就是因為修行忍辱波羅蜜,甚至圓滿六度萬行,所以能夠成就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成為福慧俱全、相好圓滿的佛陀,可見「忍」是學佛不可缺少的修行。 前一篇文章 【星雲大師全集16】佛法真義1 佛法義理 ㊵ 戒的 真義 下一篇文章 【星雲大師全集16】佛法真義1 佛法義理㊶ 因果的意義 熱門新聞 01台中新社花海 重現經典卡通2025.11.0602WTA、ATP年終賽 獎金創新高2025.11.0703大崗山淨山健走行三好 佛光人守護山林2025.11.0504法水寺送給天國的信 700天燈傳達想念祝福2025.11.0505佛光山中區三皈五戒 佛子安頓身心2025.11.0506【古堡麗影】倫敦塔:英國千年歷史活教材2025.11.0507星雲大師全集【傳記】百年佛緣─生活篇 我的衣食住行 5 - 32025.11.0508山本由伸 拚美職首座賽揚獎2025.11.0509【快樂塗鴉簿】夢境旅遊2025.11.0510古老金幣2025.11.0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星雲大師全集【經義】佛法滿人間—佛法滿人間 常不輕星雲大師全集【經義】佛法滿人間—佛法滿人間 悲智雙運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禪門的管理法⑧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禪門的管理法⑦星雲大師全集【傳記】百年佛緣─生活篇 我的衣食住行 5-5星雲大師全集【傳記】百年佛緣─生活篇 我的衣食住行5-4 作者其他文章星雲大師:供養的種類《星雲法語》人生四品星雲大師:四藝與人生星雲大師:如何養性星雲大師:正信之美星雲大師:養「氣」